從關聯(lián)翻譯理論看《圍城》中成語的英譯
本文關鍵詞:從關聯(lián)翻譯理論看《圍城》中成語的英譯
更多相關文章: 關聯(lián)翻譯理論 成語 最佳關聯(lián) 語境 《圍城》
【摘要】:本文從關聯(lián)翻譯理論角度對《圍城》英譯本中的漢語成語的翻譯進行分析,探究該書譯者在上述理論的指導下選擇不同翻譯方法的理由與依據(jù),從而說明關聯(lián)翻譯理論對漢語成語翻譯的強大解釋力及指導作用。研究結(jié)果將為漢語成語的翻譯策略研究提供借鑒。 漢語成語是漢語國家與非漢語國家溝通、理解、發(fā)展友誼的橋梁和紐帶,是使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手段。盡管漢語成語的研究一直以來都受到眾多研究學者的關注,但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成語本身的翻譯,并沒有充分考慮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讀者的閱讀期望,忽視了成語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不同的特定的含義這一狀況,以致許多成語翻譯偏離了原作者的本意,造成讀者對作者原作內(nèi)容的誤解。針對目前成語翻譯中存在不必要的語義缺失、信息量受損等諸多不足,本文詳細分析了Ernst-August Gutt提出的關聯(lián)翻譯理論,通過將該理論運用到了成語翻譯領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探討成語翻譯,提高譯文的準確性。 關聯(lián)翻譯理論主張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首先必須了解原文作者的寫作意圖,其次譯者必須了解譯文讀者的認知環(huán)境,使兩者相符,在決定譯文應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與原文闡釋性相似之后,選用合適的翻譯方法對原文進行翻譯。Gutt提出了直接翻譯和間接翻譯兩種翻譯方法,兩者的不同在于是否傳達了原文中的全部交際線索。他認為譯者應依據(jù)關聯(lián)原則,根據(jù)譯文讀者語境與原文作者的意圖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進行翻譯,把漢語成語翻譯放置在某一特定的語境下予以分析,在重視原文作者寫作意圖的同時還充分考慮譯文讀者的期盼,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進而創(chuàng)作出讀者滿意的譯文。 本文從Gutt的關聯(lián)翻譯理論視角出發(fā),以珍妮·凱利和茅國權(quán)合譯《圍城》為例,對英譯本中的成語進行分析。論文研究結(jié)果表明關聯(lián)翻譯理論對漢語成語翻譯有強大的指導作用和解釋力。該理論對漢語習語的翻譯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充分解釋了某一漢語成語在具體的語境中采取的某種翻譯方法更為合適的原因。譯者應在關聯(lián)翻譯理論的指導下,以實現(xiàn)最佳關聯(lián)為目的,充分地考慮原文作者的意圖,準確地把握譯文讀者的認知語境和對譯文的期盼,努力使原文作者的意圖與譯文讀者的期盼相符,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翻譯方法英譯漢語成語,從而保證譯文的翻譯質(zhì)量。
【關鍵詞】:關聯(lián)翻譯理論 成語 最佳關聯(lián) 語境 《圍城》
【學位授予單位】:贛南師范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 in Chinese5-6
- Abstract in English6-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6
- 1.1 About Qian Zhongshu and Fortress Besieged10-11
- 1.2 Research Background11-13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13-14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4-16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16-28
- 2.1 An Introduction to Relevance Theory16-22
- 2.1.1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16-17
- 2.1.2 Cognitive Environment and Context17-18
- 2.1.3 Contextual Effects and Relevance18-20
- 2.1.4 The Principle of Relevance20-22
- 2.2 An Introduction to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22-26
- 2.2.1 Double Roles of the Translator22-24
- 2.2.2 Translation as Interlingual Interpretive Use24-25
- 2.2.3 Direct Translation25-26
- 2.3 Summary26-28
- Chapter Three An Introduction to Idioms28-37
- 3.1 Definitions of the Idiom28-29
- 3.2 Features of Chinese Idioms29-31
- 3.2.1 Fixity29-30
- 3.2.2 Integrity30
- 3.2.3 Historicity30-31
- 3.3 Categorization of Chinese Idioms31-32
- 3.4 Idioms in Fortress Besieged32-37
- 3.4.1 Idioms Containing Environmental Voids33
- 3.4.2 Idioms Containing Cultural Voids33-34
- 3.4.3 Idioms Containing Lexical Voids34-36
- 3.4.4 Idioms Containing Other Semantic Voids36-37
- Chapter Four Accounting for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in Fortress Besieged in Terms of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37-54
- 4.1 Translation as Dual Ostensive- inferential Processes37-39
- 4.2 Context and Translation39-43
- 4.3 Application of Direct and Indirect Translation43-50
- 4.3.1 Direct Translation43-46
- 4.3.2 Indirect Translation46-49
- 4.3.3 A Unified Account of Translation49-50
- 4.4 Making Intentions and Expectations Meet50-53
- 4.5 Summary53-54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4-56
- Bibliography56-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威;漢英諺語中的文化差異與翻譯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尹繼偉;張軼前;;關聯(lián)翻譯理論在中國的研究與應用[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張傳彪;黃榮生;;文學語境與成語翻譯[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4 姬鵬宏,曹志宏;科技翻譯機理的關聯(lián)探索[J];中國科技翻譯;2002年01期
5 鄒照蘭;;從關聯(lián)理論角度看語境在翻譯中的作用[J];中國科技翻譯;2009年01期
6 鄺江紅;;關聯(lián)翻譯理論在我國發(fā)展的軌跡[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7 王艷,周曉月;從“等效論”看英、漢習語的翻譯[J];連云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綜合版);2004年02期
8 孟建鋼;最佳關聯(lián)性對話語交際的解釋力[J];外語學刊;2002年02期
9 孫宗香;英漢成語特點與來源比較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10 芮敏;關聯(lián)理論與口譯理解策略[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萌;英漢成語的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2 張媛;《圍城》英譯本成語翻譯策略研究[D];東華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6238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623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