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藝術理論論文 >

文學翻譯的詩學變換

發(fā)布時間:2017-08-05 01:14

  本文關鍵詞:文學翻譯的詩學變換


  更多相關文章: 文學翻譯 改寫 翻譯詩學


【摘要】:本文試圖從翻譯詩學的角度來解讀文學翻譯中的改寫活動!霸妼W”一詞來源于亞里士多德的《詩學》,而“翻譯詩學”這一概念則來源于法國著名學者亨利·梅肖尼克的《詩學,創(chuàng)作認識論與翻譯詩學》(簡稱《翻譯詩學》, 1973)。首先,本文試圖對翻譯詩學理論進行一個比較詳盡的梳理,在此基礎上對文學翻譯中的改寫活動展開解讀。因此,論文從翻譯詩學的學理基礎—文化研究開始談起。文化研究形成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它漸漸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過程啟發(fā)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早期的翻譯研究的文化模式并促進了翻譯研究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翻譯研究也就從對“對等”的無休止爭論中漸漸轉向了對文本生成中的影響因素和操縱過程的探討。于是,著名學者圖里針對譯者在進行翻譯時所面對的種種制約提出了“翻譯準則”的概念,此后赫曼斯等人對此概念進行了更為深入地探討研究。勒菲弗爾提出了翻譯準則中的具體限制性因素,其中蘊育著他的詩學理論:詩學形式上的轉換以及翻譯詩學在整個社會系統(tǒng)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其他學者關于翻譯詩學的論述也簡要地有所提及。 接下來,在翻譯詩學的理論基礎上開始對文學翻譯中的改寫活動展開解讀。通過一系列的譯本分析,重點探討兩個層面:一是揭示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下各種限制性因素對詩學改學的操縱作用,比如意識形態(tài)、詩學及文化萬象和語言;二是揭示翻譯詩學形式在文學、文化和社會的演進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通過這兩個層面的研究,引出了翻譯詩學和翻譯文化研究之間的關系,后者有著非常廣闊和豐厚的內涵,前者是它的有機組成部分,兩者又相互包含,不可分割,對前者的研究必將促進后者的研究,反之亦然。最后是結論的得出,指出本研究的發(fā)現(xiàn)及不足。
【關鍵詞】:文學翻譯 改寫 翻譯詩學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I046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4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24
  • 2.1 Cultural Studies —the 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Premise of Poetics of Translation14-20
  • 2.1.1 Cultural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14-17
  • 2.1.2 "Translational Norms"—from Even-Zohar to Andre Lefevere17-20
  • 2.2 Lefevere's Theory of Poetics20-22
  • 2.3 Other Scholars' Views upon Poetics of Translation22-24
  • Chapter Three The Constraint Factors24-35
  • 3.1 The Constraint Factors24-33
  • 3.1.1 The Manipulation of Ideology upon Poetics of Translation25-29
  • 3.1.2 The Influence of the Poetic Status on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29-31
  • 3.1.3 The Universe of Discourse and Language in Poetics of Translation31-33
  • 3.2 The Re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33-35
  • Chapter Four The Part Translation Poetics Plays in the Larger Social System35-46
  • 4.1 Tongcheng Poetics of Translation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35-39
  • 4.2 The Vernacular Poetics of 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Revolution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Enlightenment39-43
  • 4.3 The Hybrid Poetic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the Culture43-46
  • Chapter Five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ation Culture Studies46-51
  • 5.1 Some Scholars' Views about the Translation Culture Studies46-50
  • 5.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ics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Culture Studies50-51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1-55
  • Bibliography55-58
  • Appendix58-61
  • Acknowledgements61-62
  • 個人簡介62
  • 發(fā)表的論文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鄧天乙;魯迅譯《造人術》和包天笑譯《造人術》[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2 駱賢鳳;翻譯文化管窺[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3 駱賢鳳;翻譯文化的內外結構及其特點[J];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駱賢鳳;;翻譯文化的建構與特點[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楊柳;;翻譯的詩學變臉[J];中國翻譯;2009年06期

,

本文編號:6225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6225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892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