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金圣嘆與劉勰“文心”觀的異同
發(fā)布時間:2022-11-10 21:25
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對"文心"領悟最透徹、析理最深刻者,莫過于劉勰與金圣嘆。二者之間既存在著明顯的跡近關系,又存在著顯著的相異性。就其承繼關系而言,金圣嘆對"文心"觀的論述明顯借用了劉勰論"文"的基本理路及相關術語,但同時又做了新的闡釋與拓展;就其對"文心"內(nèi)涵的理解而言,二者皆重視"心"對文學美生成的主導地位。但相比來說,金圣嘆更強調(diào)"文"對"心"的型構功能,所謂"文生情,情生文";就藝術構思中"心""物"關系而言,二者都強調(diào)物我不分,心物交融,通過想象虛構,捕捉獨特的審美意象。但由于各自依托的文化背景不同,最終導致意象所企及的審美境界并不相同。劉勰的意象構思最終導向?qū)?隱秀"的追求,而金圣嘆的意象構思最終導向?qū)?圣境""神境""化境"的營構。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金圣嘆與劉勰“文心”觀的承繼關系
二、金圣嘆與劉勰對“文心”內(nèi)涵的不同理解
三、金圣嘆與劉勰對“心”“物”關系的不同理解
本文編號:3705317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金圣嘆與劉勰“文心”觀的承繼關系
二、金圣嘆與劉勰對“文心”內(nèi)涵的不同理解
三、金圣嘆與劉勰對“心”“物”關系的不同理解
本文編號:3705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70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