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女弟子之冠——席佩蘭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1-09 18:52
隨園女弟子的興起是清代婦女文學史上一塊重要的里程碑。其人數(shù)之多,分布之廣,成就之高,在中國婦女文學史上亦屬罕見。隨園女弟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即為席佩蘭。 席佩蘭是江南望族洞庭席氏與常熟南張文獻世家的后人,又得嫁乾隆三大家之一——孫原湘為妻,其成才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其一生可分為閨閣勤學、初為人婦、旅居上黨、養(yǎng)兒育女、助夫求仕、安享晚年六個時期。乾隆時期寬松的文學環(huán)境為女性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為隨園女弟子群的孕育提供了溫床。席佩蘭是眾女弟子中的翹楚,曾獲袁枚“詩冠本朝”的美譽。這是袁枚伯樂識馬的結(jié)果,也是對她勤奮好學、積極實踐性靈詩觀的最好回報。席佩蘭一生交游廣闊,結(jié)交人物由家族女性拓展到當?shù)亻|秀才俊和社會名流,與李秀、謝翠霞、屈秉筠、歸懋儀、吳蔚光、陳文述過從甚密。席佩蘭視野相對開闊,筆下涉及內(nèi)容較為豐富。其詩歌諸體嫻熟、感情真摯、語言曉暢、善用白描、鮮活靈動、聯(lián)想豐富、富于情趣。她繼承了袁枚的性靈詩觀,并把它積極運用于創(chuàng)作實踐中,“隨園女弟子之冠”的稱號并非諛語。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緒論
一、選題原因及寫作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第一章 席佩蘭家世生平考
1.1 席佩蘭家世考
1.1.1 席佩蘭娘家家世考
1.1.2 席佩蘭夫家家世考
1.2 席佩蘭生平考
1.2.1 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四十一年(1762-1776):閨閣勤學
1.2.2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四十六年(1776-1781):初為人婦
1.2.3 乾隆四十七年——乾隆五十年(1782-1785):旅居上黨
1.2.4 乾隆四十二年——道光十一年(1777-1830):養(yǎng)兒育女
1.2.5 乾隆五十一年——嘉慶十年(1786-1805):助夫求仕
1.2.6 嘉慶十一年——道光十一年后(1806-1831后):安享晚年
第二章 席佩蘭之師承與性靈詩觀
2.1 文學環(huán)境
2.1.1 乾嘉詩壇
2.1.2 女性創(chuàng)作空間的獲得
2.1.3 隨園女弟子群的出現(xiàn)
2.2 游學袁門:乾隆五十三年——嘉慶二年(1788-1797)
2.2.1 拜師經(jīng)歷
2.2.2 師徒相知相惜
2.2.3 師徒及同門唱和往來
2.3 性靈詩觀
第三章 席佩蘭主要交游考
3.1 家族之友:李秀、謝翠霞
3.2 隨園女友:屈秉筠、歸懋儀
3.3 男性友人:吳蔚光、陳文述
第四章 席佩蘭《長真閣集》研究
4.1 《長真閣集》版本和詩體采用概況
4.2 《長真閣集》創(chuàng)作題材與藝術(shù)特色
4.2.1 親情詩
4.2.2 歲時詩
4.2.3 游歷詩
4.2.4 題畫詩
4.2.5 詠物、詠史詩
4.2.6 婦德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主要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樓請業(yè)圖》二跋考——兼訂正其兩次湖樓詩會時間的誤記[J]. 王英志.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8(01)
[2]男性話語觀照下的女性敘事——從《午夢堂集》看晚明上層家族對儒家話語權(quán)威的超越[J]. 秦曉紅,劉秀麗. 船山學刊. 2006(03)
[3]掃葉山房創(chuàng)始年代考[J]. 楊麗瑩. 圖書館雜志. 2005(03)
[4]清代詩人孫原湘、席佩蘭生卒年考辨[J]. 劉姝.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6)
[5]明清文人的經(jīng)典論和女性觀[J]. 孫康宜. 江西社會科學. 2004(02)
[6]明清女性文學的繁榮及其主要特征[J]. 郭延禮. 文學遺產(chǎn). 2002(06)
[7]關(guān)于隨園女弟子的成員、生成與創(chuàng)作[J]. 王英志. 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2(01)
[8]是真名士自風流——論袁枚對女性的關(guān)愛[J]. 王英志.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3)
[9]袁枚提攜后學考述[J]. 王英志.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4)
[10]論清代閨閣詞人及其創(chuàng)作[J]. 王細芝. 中國韻文學刊. 2001(01)
本文編號:3704713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緒論
一、選題原因及寫作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第一章 席佩蘭家世生平考
1.1 席佩蘭家世考
1.1.1 席佩蘭娘家家世考
1.1.2 席佩蘭夫家家世考
1.2 席佩蘭生平考
1.2.1 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四十一年(1762-1776):閨閣勤學
1.2.2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四十六年(1776-1781):初為人婦
1.2.3 乾隆四十七年——乾隆五十年(1782-1785):旅居上黨
1.2.4 乾隆四十二年——道光十一年(1777-1830):養(yǎng)兒育女
1.2.5 乾隆五十一年——嘉慶十年(1786-1805):助夫求仕
1.2.6 嘉慶十一年——道光十一年后(1806-1831后):安享晚年
第二章 席佩蘭之師承與性靈詩觀
2.1 文學環(huán)境
2.1.1 乾嘉詩壇
2.1.2 女性創(chuàng)作空間的獲得
2.1.3 隨園女弟子群的出現(xiàn)
2.2 游學袁門:乾隆五十三年——嘉慶二年(1788-1797)
2.2.1 拜師經(jīng)歷
2.2.2 師徒相知相惜
2.2.3 師徒及同門唱和往來
2.3 性靈詩觀
第三章 席佩蘭主要交游考
3.1 家族之友:李秀、謝翠霞
3.2 隨園女友:屈秉筠、歸懋儀
3.3 男性友人:吳蔚光、陳文述
第四章 席佩蘭《長真閣集》研究
4.1 《長真閣集》版本和詩體采用概況
4.2 《長真閣集》創(chuàng)作題材與藝術(shù)特色
4.2.1 親情詩
4.2.2 歲時詩
4.2.3 游歷詩
4.2.4 題畫詩
4.2.5 詠物、詠史詩
4.2.6 婦德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主要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樓請業(yè)圖》二跋考——兼訂正其兩次湖樓詩會時間的誤記[J]. 王英志.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8(01)
[2]男性話語觀照下的女性敘事——從《午夢堂集》看晚明上層家族對儒家話語權(quán)威的超越[J]. 秦曉紅,劉秀麗. 船山學刊. 2006(03)
[3]掃葉山房創(chuàng)始年代考[J]. 楊麗瑩. 圖書館雜志. 2005(03)
[4]清代詩人孫原湘、席佩蘭生卒年考辨[J]. 劉姝.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6)
[5]明清文人的經(jīng)典論和女性觀[J]. 孫康宜. 江西社會科學. 2004(02)
[6]明清女性文學的繁榮及其主要特征[J]. 郭延禮. 文學遺產(chǎn). 2002(06)
[7]關(guān)于隨園女弟子的成員、生成與創(chuàng)作[J]. 王英志. 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2(01)
[8]是真名士自風流——論袁枚對女性的關(guān)愛[J]. 王英志.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3)
[9]袁枚提攜后學考述[J]. 王英志.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4)
[10]論清代閨閣詞人及其創(chuàng)作[J]. 王細芝. 中國韻文學刊. 2001(01)
本文編號:3704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704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