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與孔子思想
發(fā)布時間:2022-02-26 09:39
五四以來的《詩經(jīng)》研究有兩個非常明顯的傾向,一是重視《國風》者眾,而關(guān)注《雅》《頌》者寡,二是重視文學(xué)研究者多,而關(guān)注思想研究者少。其本質(zhì)是極力把《詩經(jīng)》與儒家思想劃清界限。這與把《詩經(jīng)》看作是儒家思想的形象說教犯了同樣的錯誤?梢哉f,中國的歷史已經(jīng)造成了《詩經(jīng)》與儒家思想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這一點,我們避無可避。近幾年的情況稍有好轉(zhuǎn),但對于《詩經(jīng)》與儒家思想的關(guān)系的研究仍然是只能偶見一鱗半爪。事實上,《詩經(jīng)》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儒家思想的原初因素,是后世儒家思想發(fā)源的淵藪之一,和孔子思想尤其密不可分。首先,孔子與《詩經(jīng)》的淵源非常深厚,這從孔子那個時代所特有的風尚和孔子對《詩經(jīng)》的深人研究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其次,通過對《詩經(jīng)》具體內(nèi)容的分析,特別是對《雅》《頌》中貴和與重德思想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這里面已經(jīng)孕育出了孔子仁學(xué)思想的基本內(nèi)容!皭廴恕敝鲝埡汀叭收崩硐朐谶@里都有了形象地體現(xiàn)。再次,從《詩經(jīng)》與禮樂的密切關(guān)系及其所反映的周王朝的禮樂盛況來看,孔子的崇禮尚樂的思想亦必得益于《詩經(jīng)》很多。最后,毋庸置疑的一點是,孔子的文藝思想根本就是在《詩經(jīng)》的基礎(chǔ)上建構(gòu)起來的,甚至包括他所謂“辭達”“...
【文章來源】:延邊大學(xué)吉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孔子與《詩經(jīng)》的淵源
1.1 《詩經(jīng)》是孔子時代的必修課程
1.2 孔子對《詩經(jīng)》的研究和整理
第二章 《詩經(jīng)》與孔子的仁學(xué)思想
2.1 貴和思想與愛人
2.2 重德精神與仁政
第三章 《詩經(jīng)》與孔子的禮樂思想
3.1 儀式規(guī)范與崇禮
3.2 音樂傳統(tǒng)與尚樂
第四章 《詩經(jīng)》與孔子的文藝思想
4.1 論《詩》之體
4.2 論《詩》之用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仁是孔子思想核心新證[J]. 孫景壇. 南京社會科學(xué). 1991(05)
本文編號:3644392
【文章來源】:延邊大學(xué)吉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孔子與《詩經(jīng)》的淵源
1.1 《詩經(jīng)》是孔子時代的必修課程
1.2 孔子對《詩經(jīng)》的研究和整理
第二章 《詩經(jīng)》與孔子的仁學(xué)思想
2.1 貴和思想與愛人
2.2 重德精神與仁政
第三章 《詩經(jīng)》與孔子的禮樂思想
3.1 儀式規(guī)范與崇禮
3.2 音樂傳統(tǒng)與尚樂
第四章 《詩經(jīng)》與孔子的文藝思想
4.1 論《詩》之體
4.2 論《詩》之用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仁是孔子思想核心新證[J]. 孫景壇. 南京社會科學(xué). 1991(05)
本文編號:36443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64439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