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在歷史變遷中的浮沉——談20世紀30至50年代李健吾批評風格的轉變
發(fā)布時間:2022-01-09 11:22
20世紀30年代初登文壇的李健吾以對"自我和風格"的無上推崇而使他在當時的眾多評論家中獨樹一幟、自成一體。然而,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中國社會復雜多變的時代背景使這位現(xiàn)代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和學院派文人的文學批評中的"自我"意識不斷沉浮,他文學批評中的"自我"從30年代的燦然走向了40年代的黯然,再到50年代的啞然。這其中包蘊了豐富的個人及歷史和時代信息,值得我們深思。
【文章來源】: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44(01)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20世紀30年代李健吾文學批評中的“自我”之燦然
二、20世紀40年代李健吾文學批評中的“自我”之黯然
三、20世紀50年代李健吾文學批評中的“自我”之啞然
四、結語
本文編號:3578621
【文章來源】: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44(01)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20世紀30年代李健吾文學批評中的“自我”之燦然
二、20世紀40年代李健吾文學批評中的“自我”之黯然
三、20世紀50年代李健吾文學批評中的“自我”之啞然
四、結語
本文編號:35786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578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