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文藝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18:17
《劉子》是唐前的一部子書,初見于《隋書·經(jīng)籍志》,凡10卷,55篇。內容較為駁雜,大抵論及治國愛民、防欲修身、崇學貴謙、禍福利害等方面,與人的社會生活準則和道德品質修養(yǎng)關系密切。其中《正賞》《殊好》《激通》《辨樂》等篇在不同程度上表達了作者的文藝思想,有不少新穎見解,啟人睿智,值得借鑒。由于學術界對該書作者沒有定論,存在不同說法,影響到它的傳播,其思想內容不大為人所知曉;為了發(fā)掘和弘揚該書的學術價值,為了繼承古代傳統(tǒng)文論,取其精華,為今所用,特確立《劉子文藝思想研究》作為論文選題和工作目的。本文采用文本闡釋、縱向比較、邏輯歸類、理論評判等多種方法進行綜合研究。全文內容分為五個部分。一曰“《劉子》研究現(xiàn)狀述評”,介紹這部書的作者、思想和版本,有些問題存在爭議,乃陳述諸說,表明己見。二曰“《劉子》文藝范疇辨析”,包括“名”“實”辨、“情”“性”,辨、“聲”“樂”辨、“言”“理”辨、“賞”“評”辨,闡述作者對它們的區(qū)分、界定及其文論意義。三曰“《劉子》創(chuàng)作動因理論”,論述作者發(fā)表的“因窘發(fā)志”說、“神靜心和”說、“惜時貴速”說,涉及到作家創(chuàng)作的心理動因、心神狀態(tài)和效率觀念。四曰“《劉子》審美...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序言
第1章“誰撰劉子書,千載議紛如”--《劉子》研究現(xiàn)狀述評
1. 1關于《劉子》作者
1. 2關于《劉子》思想
1. 3關于《劉子》版本
第2章“賞者所以辨情,評者所以繩理”--《劉子》文藝范疇辨析
2. 1“名”“實”辨
2. 2“情”“性”辨
2. 3“聲”“樂”辨
2. 4“言”“理”辨
2. 5“賞”“評”辨
第3章“因窘而發(fā)志,緣厄而顯名”--《劉子》創(chuàng)作動因理論
3. 1論“因窘發(fā)志”
3. 2論“神靜心和”
3. 3論“惜時貴速”
第4章“美丑無定形,愛憎無正分”--《劉子》審美鑒賞理論
4. 1論審美趣味的主觀差異性
4. 2論審美標準的現(xiàn)實必要性
第5章“不以名實;螅粸楣沤褚浊椤--《劉子》文藝批評理論
5. 1論批評陋習
5. 2論批評態(tài)度
5. 3論批評能力
5. 4劉子批評實踐
結論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劉晝美學思想述評[J]. 陽曉儒.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1(04)
[2]劉晝文藝觀初探[J]. 張辰,曹俊英. 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9(03)
[3]試論劉晝的美學思想[J]. 皮朝綱,詹杭倫.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84(04)
本文編號:3558734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序言
第1章“誰撰劉子書,千載議紛如”--《劉子》研究現(xiàn)狀述評
1. 1關于《劉子》作者
1. 2關于《劉子》思想
1. 3關于《劉子》版本
第2章“賞者所以辨情,評者所以繩理”--《劉子》文藝范疇辨析
2. 1“名”“實”辨
2. 2“情”“性”辨
2. 3“聲”“樂”辨
2. 4“言”“理”辨
2. 5“賞”“評”辨
第3章“因窘而發(fā)志,緣厄而顯名”--《劉子》創(chuàng)作動因理論
3. 1論“因窘發(fā)志”
3. 2論“神靜心和”
3. 3論“惜時貴速”
第4章“美丑無定形,愛憎無正分”--《劉子》審美鑒賞理論
4. 1論審美趣味的主觀差異性
4. 2論審美標準的現(xiàn)實必要性
第5章“不以名實;螅粸楣沤褚浊椤--《劉子》文藝批評理論
5. 1論批評陋習
5. 2論批評態(tài)度
5. 3論批評能力
5. 4劉子批評實踐
結論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劉晝美學思想述評[J]. 陽曉儒.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1(04)
[2]劉晝文藝觀初探[J]. 張辰,曹俊英. 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9(03)
[3]試論劉晝的美學思想[J]. 皮朝綱,詹杭倫.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84(04)
本文編號:35587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55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