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與其《捫虱新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08 07:58
作為一部“博極群書,獨創(chuàng)新見”的著作,陳善的《捫虱新話》自成書以來就命運多舛,無法得到當時社會的廣泛認同。后人對《捫虱新話》多為平面化的敘述,而缺乏深層次的論述,使讀者無法系統(tǒng)地窺見《捫虱新話》的理論價值。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南宋存在著兩個陳善,因而在敘述《捫虱新話》的真正作者陳善時,極易和《雪蓬夜話》的作者陳善相混淆,從而給讀者留下了諸多的不便和遺憾。清代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捫虱新話》評價極低并且多有詆毀,不利于后人做出正確評判。正是基于這種情況,本文試圖解決兩個問題:首先通過考證的方法,理清《捫虱新話》的作者生平,以確定其真正作者。同時梳理《捫虱新話》的成書年代和版本卷數(shù),旨在為他人的進一步研究提供方便。其次力圖通過整體研究的方法,來評價《捫虱新話》本身存在的理論價值和不足,辨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貶斥性評價,從而得出比較合理的結論,以便能推動福建古代地方文學的進一步研究。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捫虱新話》考證
第一節(jié) 去偽存真:《捫虱新話》作者考
第二節(jié) "不得志而著書":《捫虱新話》版本考
第二章 應運而生:《捫虱新話》成書的時代背景
第三章 生不逢時:《捫虱新話》不為士林所容的原因探究
第四章 承前啟后:陳善論詩
第一節(jié) 情有獨鐘:論氣韻
第二節(jié) 卓爾不群:論格高
第三節(jié) 神貴于形:論形神
第五章 吉光片羽:陳善論創(chuàng)作
一、兩難選擇:要善于使用材料
二、奇思妙想:要善于藝術構思
三、常山蛇勢:要善于謀篇布局
四、精煉傳神:要善于遣詞造句
五、精雕細琢:要善于反復修改
六、意猶未盡:要注意三個問題
第六章 見仁見智:陳善論讀書方法
一、活學活用:"出入法"
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法"
三、熟能生巧:"誦讀法"
結語:《捫虱新話》的文學地位和觀點釋疑
一、"是金子都要閃光":《捫虱新話》的文學地位
二、美中不足:《捫虱新話》的觀點釋疑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捫虱新話》版本源流考[J]. 李紅英.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7(03)
[2]求真務實 嚴格律己——從關于《全宋詩》的訂補談起[J]. 張如安,傅璇琮. 文學遺產(chǎn). 2003(05)
[3]《捫虱新話》及其作者考證[J]. 李紅英.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2(01)
[4]蘇軾的氣論與養(yǎng)氣方法[J]. 楊勝寬.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3(02)
本文編號:3174973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捫虱新話》考證
第一節(jié) 去偽存真:《捫虱新話》作者考
第二節(jié) "不得志而著書":《捫虱新話》版本考
第二章 應運而生:《捫虱新話》成書的時代背景
第三章 生不逢時:《捫虱新話》不為士林所容的原因探究
第四章 承前啟后:陳善論詩
第一節(jié) 情有獨鐘:論氣韻
第二節(jié) 卓爾不群:論格高
第三節(jié) 神貴于形:論形神
第五章 吉光片羽:陳善論創(chuàng)作
一、兩難選擇:要善于使用材料
二、奇思妙想:要善于藝術構思
三、常山蛇勢:要善于謀篇布局
四、精煉傳神:要善于遣詞造句
五、精雕細琢:要善于反復修改
六、意猶未盡:要注意三個問題
第六章 見仁見智:陳善論讀書方法
一、活學活用:"出入法"
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法"
三、熟能生巧:"誦讀法"
結語:《捫虱新話》的文學地位和觀點釋疑
一、"是金子都要閃光":《捫虱新話》的文學地位
二、美中不足:《捫虱新話》的觀點釋疑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捫虱新話》版本源流考[J]. 李紅英.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7(03)
[2]求真務實 嚴格律己——從關于《全宋詩》的訂補談起[J]. 張如安,傅璇琮. 文學遺產(chǎn). 2003(05)
[3]《捫虱新話》及其作者考證[J]. 李紅英.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2(01)
[4]蘇軾的氣論與養(yǎng)氣方法[J]. 楊勝寬.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3(02)
本文編號:31749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17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