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玄同文學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3 19:31
眾所周知,錢玄同是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史、學術史和文學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是因為資料的缺乏和各種其他的原因,錢玄同的文學思想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人們對他的文學思想也缺乏深入的研究。但是,錢玄同的文學思想的歷史地位卻是不能忽視的。錢玄同加速了白話體文學思想的最終完成,并以他具體的文學觀點對近代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實際的貢獻。本文試圖在搜集、整理有關材料的基礎上,對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錢玄同的文學思想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研究,全文主體分成五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五四”新文學運動與錢玄同。主要論述錢玄同在新文學運動中的文學主張的歷史地位,以及時人對他的認同。第二個部分:錢玄同的文學思想總述。主要論述錢玄同在“五四”新文學運動中的文學思想的表現(xiàn),以及在這種表現(xiàn)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文學思想的特點。第三個部分:錢玄同文學思想與新文學文體革命。主要論述錢玄同的“白話體文學”主張的形成、內(nèi)容和歷史意義,以及錢玄同的戲劇思想、小說思想和翻譯思想。第四個部分:文學思想特點的形成原因。主要論述影響錢玄同文學思想特點形成的兩個原因:第一是個人原因;第二個是時代原因和社會原因。第五個部分:錢玄同文學思想的價值評述。主要論述錢玄同的文學思...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五四”新文學與錢玄同
2 錢玄同文學思想總述
3 錢玄同文學思想與新文學文體革命
3.1 錢玄同白話體文學思想
3.2 錢玄同戲劇文學思想
3.3 錢玄同小說文學思想
3.4 錢玄同翻譯文學思想
4 錢玄同文學思想特點的形成原因
4.1 個人原因
4.2 時代與社會原因
5 錢玄同文學思想的價值評述
5.1 在激進中沖擊現(xiàn)實
5.2 在極端中轉變現(xiàn)實
5.3 在矛盾中思考現(xiàn)實
6 致謝
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錢玄同在清末白話文運動中的活動——兼談清末的白話文運動與文學革命之關系[J]. 張向東. 蘭州交通大學學報. 2008(02)
[2]關于錢玄同幾封往來書信的系年考辨[J]. 盧毅. 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 2006(02)
[3]錢玄同與國語運動[J]. 劉沛生.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6(02)
[4]顧頡剛與錢玄同的學術關聯(lián)[J]. 張利.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5]“漢字革命”與錢玄同的文化選擇[J]. 蘇桂寧. 江漢論壇. 2006(01)
[6]錢玄同、顧頡剛對待儒家經(jīng)典的態(tài)度與方法[J]. 許雪濤.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4)
[7]“‘用石條壓駝背’的醫(yī)法”——無政府主義與錢玄同的激進主義語言觀[J]. 孟慶澍.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05(02)
[8]錢玄同家族留學日本考述[J]. 邱巍. 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1)
[9]錢玄同、林辰藏書中的《域外小說集》[J]. 于靜. 魯迅研究月刊. 2005(02)
[10]論魯迅與錢玄同的晚年分歧[J]. 劉貴福.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4(06)
博士論文
[1]錢玄同思想研究[D]. 劉貴福.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0
本文編號:3080784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五四”新文學與錢玄同
2 錢玄同文學思想總述
3 錢玄同文學思想與新文學文體革命
3.1 錢玄同白話體文學思想
3.2 錢玄同戲劇文學思想
3.3 錢玄同小說文學思想
3.4 錢玄同翻譯文學思想
4 錢玄同文學思想特點的形成原因
4.1 個人原因
4.2 時代與社會原因
5 錢玄同文學思想的價值評述
5.1 在激進中沖擊現(xiàn)實
5.2 在極端中轉變現(xiàn)實
5.3 在矛盾中思考現(xiàn)實
6 致謝
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錢玄同在清末白話文運動中的活動——兼談清末的白話文運動與文學革命之關系[J]. 張向東. 蘭州交通大學學報. 2008(02)
[2]關于錢玄同幾封往來書信的系年考辨[J]. 盧毅. 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 2006(02)
[3]錢玄同與國語運動[J]. 劉沛生.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6(02)
[4]顧頡剛與錢玄同的學術關聯(lián)[J]. 張利.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5]“漢字革命”與錢玄同的文化選擇[J]. 蘇桂寧. 江漢論壇. 2006(01)
[6]錢玄同、顧頡剛對待儒家經(jīng)典的態(tài)度與方法[J]. 許雪濤.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4)
[7]“‘用石條壓駝背’的醫(yī)法”——無政府主義與錢玄同的激進主義語言觀[J]. 孟慶澍.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05(02)
[8]錢玄同家族留學日本考述[J]. 邱巍. 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1)
[9]錢玄同、林辰藏書中的《域外小說集》[J]. 于靜. 魯迅研究月刊. 2005(02)
[10]論魯迅與錢玄同的晚年分歧[J]. 劉貴福.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4(06)
博士論文
[1]錢玄同思想研究[D]. 劉貴福.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0
本文編號:3080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080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