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水散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1 12:02
煙水散人是清初文壇上一位非;钴S的小說家,他編撰的小說有《后七國樂田演義》、《珍珠舶》、《美人書》、《合浦珠》、《鴛鴦配》、《夢月樓情史》、《賽花鈴》、《桃花影》、《春燈鬧》、《玉支璣小傳》、《三國志傳》等十余部。 本文在廣泛搜集各種原始資料和前人學術成果的基礎上,對煙水散人的真實身份、作品版本、思想內(nèi)容、藝術成就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論證了浙江嘉興的徐震就是煙水散人,他生于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前后,到康熙十八年(1679)依然在世,并且從內(nèi)證入手大致勾勒出他的人生軌跡。在版本方面,證明《美人書》要比《女才子書》早出:《后七國樂田演義》非煙水散人原創(chuàng),但他對該書有改定之功;《珍珠舶》的成書年代當在順治年間。在內(nèi)容方面,分析了明清之際時代的變革和文化的碰撞對煙水散人的影響,闡明了煙水散人對于女性、婚戀等觀念的深入思考和獨立選擇,并且著重解讀了煙水散人的思想與小說內(nèi)容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藝術方面,分析當才子佳人小說創(chuàng)作因其公式化的套路和概念化的人物而進入瓶頸期后,煙水散人在題材上所進行的新嘗試,論述了煙水散人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就,同時也指出了他作品中存在的某些藝術缺陷。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煙水散人”考
第一節(jié) 煙水散人即嘉興徐震
第二節(jié) 徐震生平考述
第三節(jié) 徐震別號考論
第四節(jié) 煙水散人與天花藏主人的關系
第二章 煙水散人作品考
第一節(jié) 《美人書》與《女才子書》先后次序考
第二節(jié) 《后七國樂田演義》十八回本與二十回本異同考
第三節(jié) 《珍珠舶》成書年代考
第三章 思想內(nèi)容分析
第一節(jié) 女性觀
第二節(jié) 婚戀觀
第四章 藝術成就與缺陷
第一節(jié) 對才子佳人小說題材的拓展
第二節(jié) 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三節(jié) 藝術缺陷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才子佳人小說的敘事學意義——論才子佳人小說對傳統(tǒng)敘事觀的改變和想像性敘事缺陷的彌補[J]. 彭隆健. 婁底師專學報. 2003(01)
[2]才子佳人小說婚戀觀的文化透視[J]. 陳瑜.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S2)
[3]明清艷情小說創(chuàng)作心態(tài)論[J]. 劉書成.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5)
[4]明清小說家的婦女觀及其文化心理[J]. 楚愛華. 東岳論叢. 2001(05)
[5]“女性”與“小說”與“近代化”——對明以來迄晚清民初性別書寫的重新思考[J]. 李舜華. 明清小說研究. 2001(03)
[6]才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jié)、諷世與隱逸問題[J]. 曾凡安.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1)
[7]至情人性的崇拜——明清文學佳人形象詮釋[J]. 郭英德. 求是學刊. 2001(02)
[8]話說明清“末流”小說[J]. 王廣新. 西安教育學院學報. 2000(04)
[9]失意·渴慕·夢幻──從創(chuàng)作主體看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團圓結(jié)局[J]. 李鴻淵.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04)
[10]人性和禮教的烏托邦——才子佳人小說述論[J]. 張菁強. 明清小說研究. 1998(03)
本文編號:2970729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煙水散人”考
第一節(jié) 煙水散人即嘉興徐震
第二節(jié) 徐震生平考述
第三節(jié) 徐震別號考論
第四節(jié) 煙水散人與天花藏主人的關系
第二章 煙水散人作品考
第一節(jié) 《美人書》與《女才子書》先后次序考
第二節(jié) 《后七國樂田演義》十八回本與二十回本異同考
第三節(jié) 《珍珠舶》成書年代考
第三章 思想內(nèi)容分析
第一節(jié) 女性觀
第二節(jié) 婚戀觀
第四章 藝術成就與缺陷
第一節(jié) 對才子佳人小說題材的拓展
第二節(jié) 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三節(jié) 藝術缺陷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才子佳人小說的敘事學意義——論才子佳人小說對傳統(tǒng)敘事觀的改變和想像性敘事缺陷的彌補[J]. 彭隆健. 婁底師專學報. 2003(01)
[2]才子佳人小說婚戀觀的文化透視[J]. 陳瑜.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S2)
[3]明清艷情小說創(chuàng)作心態(tài)論[J]. 劉書成.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5)
[4]明清小說家的婦女觀及其文化心理[J]. 楚愛華. 東岳論叢. 2001(05)
[5]“女性”與“小說”與“近代化”——對明以來迄晚清民初性別書寫的重新思考[J]. 李舜華. 明清小說研究. 2001(03)
[6]才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jié)、諷世與隱逸問題[J]. 曾凡安.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1)
[7]至情人性的崇拜——明清文學佳人形象詮釋[J]. 郭英德. 求是學刊. 2001(02)
[8]話說明清“末流”小說[J]. 王廣新. 西安教育學院學報. 2000(04)
[9]失意·渴慕·夢幻──從創(chuàng)作主體看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團圓結(jié)局[J]. 李鴻淵.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04)
[10]人性和禮教的烏托邦——才子佳人小說述論[J]. 張菁強. 明清小說研究. 1998(03)
本文編號:29707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97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