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序跋文考論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I206.2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春元;《聊齋志異》描摹藝術(shù)美探析[J];蒲松齡研究;2002年03期
2 張愛波;彼皆絕代才 形去留其神——歸有光與蒲松齡古文藝術(shù)相通論[J];蒲松齡研究;2002年03期
3 孫洛中;脫棄陳骸 自標靈彩——談《聊齋志異》中的果報小說[J];蒲松齡研究;2003年02期
4 武道房;對戴震批評朱熹理欲觀的再認識[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5 趙樹功;論晉宋書帖與玄學的關(guān)系[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6 王國良;郭蕾;;歐陽修與北宋儒學復興運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7 劉鹿鳴;;《近思錄》與《中庸》《大學》文本的內(nèi)在同一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8 徐強;;“主賓之辨”與朱熹的認識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9 趙妙法;;朱熹的是非觀[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10 張維;;回歸“文人”:道光時期桐城派的選擇——梅曾亮推動崇尚歸氏古文風氣的原因和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馮燕;;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視域中的袁宏道文論傳播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舒耘華;;古典小說中的物化現(xiàn)象研究[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劉良政;;論江淹的《雜體詩三十首》并序[A];安徽文學論文集(第2集)[C];2004年
4 姚文造;;論徽州學者的《春秋》學研究[A];安徽省徽學學會二屆二次理事會暨“徽州文化與和諧社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唐紅炬;;試論方苞散文中的“義”與“法”[A];第三屆全國桐城派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陳平原;;古典散文的現(xiàn)代闡釋[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學藝術(shù)的對話與共生”中國文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7 方彥壽;;朱熹在寒泉、云谷的講學特點考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倩;;朱熹在“《詩》教”思想上對歐陽修的借鑒[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倩;;歐陽修對朱熹“《詩》教”思想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吳春燕;;弘揚朱子文化,打造武夷文化旅游品牌[A];閩學與武夷山文化遺產(chǎn)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魏曉虹;《閱微草堂筆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7 吳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現(xiàn)代探尋[D];南開大學;2010年
8 趙慶燦;新理學與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D];南開大學;2010年
9 郭勝坡;二十世紀易學本體論的兩條基本路向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曹利云;宋元之際詞壇格局及詞人群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國;試論倪瓚“聊以自娛”的繪畫美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楠;李綱在桂事跡與詩文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蓋業(yè)明;《史記》“太史公曰”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范艷清;《史記》與魏晉南北朝文學[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馮霞;辛棄疾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朱浩磊;查慎行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易萍;厲鶚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程伊杰;賈誼、晁錯政論散文對比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9 劉yN;北宋亭臺樓閣記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趙寶柱;易安體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531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75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