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述五四與“當代文學”的合法性論證考察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I206.6;I206.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剛;王又平;;重述五四與“當代文學”的合法性論證考察[J];文藝理論研究;2008年01期
2 郎朗;;芻議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當代文學中的意義[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年09期
3 張均;;當代文學的現(xiàn)實與“現(xiàn)實感”[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02期
4 金生翠;王源;;甘肅當代文學的影響力分析[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03期
5 王曉寧;吳建利;;論當代文學與中學生及中學語文教學[J];中國教育學刊;2019年S1期
6 王銳;;當代文學苦難敘事的若干歷史局限[J];才智;2017年31期
7 郭承武;;現(xiàn)當代文學所蘊含的美學特征[J];現(xiàn)代交際;2018年03期
8 鄧萍;馬會娟;;論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在英國的譯介和接受:1949—2015[J];外國語文;2018年01期
9 周磊;;山東當代文學在韓國的譯介與研究[J];民族翻譯;2018年01期
10 李曉梅;;論當代文學女性形象的文化身份嬗變[J];江漢論壇;201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政超;;淺析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A];“決策論壇——經(jīng)營管理決策的應用與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6年
2 張舟子;;從“拿來”到融入——基督人格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影響[A];東方叢刊(2008年第4輯 總第六十六輯)[C];2008年
3 張福貴;;兩種文學史: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本質差異[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4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當代文學研究室[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1999.1)[C];1999年
5 榮躍明;;當代文學的“文化轉向”[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4)[C];2006年
6 洪子誠;;當代文學的“一體化”[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7 王本朝;;文學會議與當代文學體制的建立[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格非;張檸;;當代文學的精神裂變[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2.5)[C];2012年
9 謝廷秋;;貴州省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報告[A];多彩貴州文化及文學傳承創(chuàng)新研究——2012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第二分會場暨貴州省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10 董志強;;當代文學之世紀末鳥瞰——從文學觀念看文學的演變[A];東方叢刊(1996年第4輯 總第十八輯)[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實習記者尹玉珊;“五四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大召開[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2 陳才;偉大的作家和作品無需參照物[N];中國青年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張鵬禹;當代文學:走出去,還要走進去[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
4 冷霜;當代文學中的“日常生活”[N];海南日報;2019年
5 程光煒 魏華瑩;當代文學七十年的分期、研究和史料建設[N];文藝報;2019年
6 本報記者 金濤 實習記者 郭鉑;當代文學與當代藝術相互助力[N];中國藝術報;2019年
7 主持人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 張君成;文學出版:當代文學將成主戰(zhàn)場[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8年
8 陳才;當代文學何必拒絕明星作家[N];中國青年報;2009年
9 楊毅;傾聽當代文學的潮汐[N];中國藝術報;2018年
10 北京師范大學 劉江凱;當代文學的“當代性”與“國際化”問題[N];文藝報;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靜;當代文學中的新疆經(jīng)驗與書寫[D];蘇州大學;2006年
2 張志彪;中國文學中的日本形象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3 宋潔;論當代文學的民間資源[D];蘭州大學;2007年
4 李俏梅;中國當代文學的身體敘寫(1949-2006)[D];中山大學;2007年
5 余富兆;從現(xiàn)實主義的復歸到多元并舉[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6 錢文霞;多元文化語境中的裕固族當代文學[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7 裴氏翠芳;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在越南[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海燕;中學語文教育與現(xiàn)當代文學[D];山東大學;2011年
9 劉堅;媒介文化思潮與當代文學觀念[D];吉林大學;2012年
10 阮氏妙齡;越南當代文學的“他者”與“同行者”[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剛;重述五四與“當代文學”的合法性論證考察[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特日格樂;烏蘭牧騎與蒙古族當代文學[D];內蒙古大學;2019年
3 鐘媛;馮雪峰的編輯實踐與新中國文學體制的建構[D];南京大學;2015年
4 何葉;童年期兒童現(xiàn)當代文學經(jīng)典的文本接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年
5 高敏;現(xiàn)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散文選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年
6 李彼蔚;改寫與操縱:小說《金陵十三釵》西班牙語譯本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8年
7 杜娃來;內蒙古當代文學在蒙古國[D];內蒙古大學;2015年
8 許婧;當代文學媚俗傾向的原因探析[D];揚州大學;2013年
9 陳雪;初中語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經(jīng)典的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10 劉志勇;“寫真實”理論在當代文學體制內的境遇考辨[D];杭州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6495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4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