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楚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26 01:16
【摘要】: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稱:“楚漢之際,詩教已熄,民間多樂楚聲,劉邦以一亭長登帝位,其風遂以被宮掖”這說明楚歌在漢代宮廷、民間流傳之廣。項羽的《垓下歌》、劉邦的《大風歌》歷來被人們廣為傳誦,但楚歌在漢代的整體流變過程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還有待于深入探討。研究漢代楚歌,首先欲明先秦的楚歌是如何發(fā)展的,以此探明漢代楚歌的淵源,這是本文的第一部分。本文的第二部分探討了楚歌的定義,先秦楚歌和漢代楚歌的特點,以及與楚歌密切相關的楚舞是什么樣子的,第三部分對漢代楚歌進行了分類,從楚歌功用的角度把漢代楚歌分為三大類:祭祀的楚歌;輔政頌世的楚歌;抒情寫志的楚歌。另外還有一類偽托古人的楚歌。第四部分探討了楚歌在漢代盛行的原因,本人從楚文化的蔓延與南北文化的融合;兩漢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統(tǒng)治者的喜好和提倡;楚人的故國鄉(xiāng)土觀念四個角度探討了其發(fā)展原因。第五部分,論述了漢代楚歌在漢代詩體流變中的地位以及對五、七言詩的發(fā)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本文從總體上把握兩漢楚歌,探討了其在漢代的整體流變過程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206.2
本文編號:2640909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206.2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姚鵬舉;楚歌與騷體文學研究二論[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6409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4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