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氏吳越國文獻文學考論
發(fā)布時間:2020-04-09 19:46
【摘要】:本論文的研究對象是錢氏吳越國的文獻和文學。關于此研究對象,本論文得出的主要結論有如下條則: 第一,作為研究錢氏吳越國歷史最基本最重要史書的《吳越備史》,其版本現(xiàn)存于中國大陸者共有二十三個;這二十三個版本分三個源流:一為清錢遵王家藏述古堂本,二為吳重熹所跋抄本即四庫全書本,三為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錢達道刻本;《吳越備史》的精善版本為四庫全書本,而非前賢認為的四部叢刊本和學津討原本。 第二,錢氏吳越國的著述情況是:作者49人,著作125種2381卷,另有29種不知卷數,2種12卷為清人新編;就著作的卷數多寡而言,僧人、王室、幕僚三類作者差別頗大,分別是1311卷、685卷、385卷;吳越國的著述就作者人數、著作的種數與卷數而言,在十國中均列名第三:人數次于南唐和后蜀、種數次于南唐和前蜀、卷數次于南唐和楚國。 第三,錢謬對兩浙地區(qū)的歷史貢獻既表現(xiàn)于政治上制定了尊奉中原,虔誠事大的國策,從而使無數百姓躲過了殺身之禍,也表現(xiàn)于經濟上擴建城池、發(fā)展水利的作為,從而為兩浙發(fā)展奠定了千年之基;其中謹遵事大國策時所表現(xiàn)的在帝王寶座前的戒懼心理和矜持態(tài)度,歷史上唯有曹操可以媲美,尤為值得留意。 第四,吳越國王室文人的代表是錢謬;以民為本、愛民保民是錢謬詩歌的主導思想,建功成名、敬天畏命是這種思想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大筆勾勒、場面壯闊、樂觀開朗是錢謬詩歌藝術上的三個顯著特色;錢謬詩歌藝術特色的成因有三個:一,戎馬倥傯使寫戰(zhàn)亂景象的時間受到限制,二,文藝末事的態(tài)度使寫詩的心情受到影響,三,殺伐果決的個性使寫詩的沖動減少;錢謬詩歌突出的民本思想和一貫的樂觀主義使吳越國王室文學與南唐二主的感傷主義文學相比,不惟了無愧色,亦且傲視群倫。 第五,吳越國幕僚文人之成就顯著者集于錢謬為王時期,其代表為羅隱、羅鄴、羅虬、吳仁璧;羅隱、羅鄴、羅虬三人之詩,從思想性到藝術性,皆有龍、虎、狗之別,吳仁璧堪稱七言律絕之作手,惜乎死于非命;吳越國幕僚文人,成就有限,不及南唐國、西蜀國之幕僚文人,亦不及吳越國王室文人;吳越國幕僚文人文學創(chuàng)作的不景氣狀況原因復雜,以察舉代科舉這種倒退三百年的人才遴選政策恐難辭其咎。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I206.2
本文編號:2621189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I20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林啟興;羅隱的“十舉不第”與晚唐科舉[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本文編號:26211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2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