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體驗——知青作家創(chuàng)作論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I206.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明洪慧;;《野草根》女性命運管窺[J];山花;2011年18期
2 楊智華;;“光明使者”進行到底[J];當代礦工;2011年09期
3 白亞麗;呂程平;;蝸居時代的“烏托邦”——當代青年的鄉(xiāng)建運動[J];文化縱橫;2011年03期
4 賀仲明;;論新時期知青小說的精神特征與歷史意蘊[J];天津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5 索麗英;;讓大家認知北大荒——讀賈宏圖《仰視你,北大荒》[J];中國職工教育;2011年09期
6 楊揚;;《批判與想象》序[J];書屋;2011年06期
7 劉芳坤;;詩意鄉(xiāng)村的“發(fā)現(xiàn)”——《我的遙遠的清平灣》與80年代文學批評[J];南方文壇;2011年05期
8 劉洪霞;;戴厚英:文化轉折中的角色轉變[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9 楊麗;;論梁曉聲《雪城》的悲劇性色彩[J];呂梁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張琳;;外來者眼中的鄉(xiāng)土世界——對韓少功小說的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宋曉庚;盧東;;梁曉聲和張抗抗小說創(chuàng)作概觀[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六[C];2009年
2 謝慧敏;;中國民主政治進程對青年成長的影響探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9)[C];2009年
3 趙煥亭;;書信引出的三個世界——讀《書信世界里的趙清閣與老舍》[A];第十七屆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4 綠雪;;“青春無悔”與“知青情結”——《中國知青夢》讀后[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胡栩;四百件懷舊物品填補歲月記憶[N];中山日報;2008年
2 徐友漁;大規(guī)模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原因何在[N];東方早報;2010年
3 記者 丁楊;法國“老三屆”解讀中國上山下鄉(xiāng)運動[N];中華讀書報;2010年
4 傅國義;銅仁知青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始末[N];銅仁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楊磊;青春版納說:那場矢志改變世界的父輩革命[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6 傅國義;銅仁知青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始末[N];銅仁日報;2010年
7 本報首席記者 梅志清;為了前行不要忘記[N];南方日報;2008年
8 厲以寧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孫長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撰稿人之一,,時任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理論研究組組長 周其仁 北京大學中國經(jīng)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尹韻公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所長 江平 中國政法大學原校長、終身教授 張賢亮 著名作家 陳力丹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雷頤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我的思想解放小史[N];北京日報;2008年
9 萬應慧;不“交心”就白下去[N];遼寧日報;2011年
10 周繼厚;最早的知青紀念章[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起林;中國知青作家論[D];復旦大學;2003年
2 張曙;不對稱的社會實驗——論“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鄉(xiāng)運動[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3 劉可可;知青小說敘事的演變及其背后[D];吉林大學;2006年
4 吳志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城鄉(xiāng)敘事[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謝維強;新時期知青小說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江紅英;中國新時期知青小說敘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周水濤;論新時期鄉(xiāng)村小說的文化意蘊[D];武漢大學;2003年
8 陳建坡;“文化大革命”史研究30年述評[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9 閆紅;鐵凝與新時期文學[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魯弘;知青記憶的不同書寫[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萍;生命的體驗——知青作家創(chuàng)作論[D];西北大學;2009年
2 鄒鳳鳳;政治符號運作:關于“上山下鄉(xiāng)運動”中知青典型研究的一種新解讀[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弘;1968~1980 年甘肅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春娥;近三十年國內(nèi)知青史研究述評[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5 菅嬌;月迷津渡[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6 隋偉;知青媒體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孫佳雯;苦難與疼痛的社會生產(chǎn)及其社會根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畢慧卿;生態(tài)批評視角下的知青小說[D];河南大學;2008年
9 魏紅躍;1955—1965年的上山下鄉(xiāng)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馬玲麗;覺醒一代的心靈史[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134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1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