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經(jīng)世致用觀及其詩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30 15:08
【摘要】: 作為明代“后七子”之一的宗臣,其社會政治思想和文學思想在明中葉興起的實學潮流中獨具特色。 宗臣在社會政治思想上持有經(jīng)世致用觀。這一是受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內(nèi)圣外王”觀的影響,二是由于受宗氏世代信奉儒學的家風影響,三是為當時內(nèi)憂外患的社會現(xiàn)實以及文學思想界的浮虛之弊所激,因而宗臣提出了“學而有補于天下國家”的重視事功的社會政治思想。表現(xiàn)在具體事務(wù)上,則為對于教育的重視,對于危害百姓利益的客兵制度的思考以及對于百姓教化觀念的重視。 宗臣的經(jīng)世致用觀影響到文學思想上,表現(xiàn)為對于文學社會功能的重視,認為文學具備益于時政的社會政治功用。與此同時,身為復古派作家之一的宗臣持有反對模擬、力求變化的文學主張,這在復古派作家之中頗有新意。宗臣推尊的古代優(yōu)秀作家主要有司馬遷、班固、李白、杜甫,表現(xiàn)到創(chuàng)作中即為學習《史記》的實錄精神以及寫人風貌的筆法,,以及杜甫的熱切關(guān)注現(xiàn)實,以百姓為念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 受傳統(tǒng)儒道思想雙重影響,宗臣間或也表現(xiàn)出棄官歸隱的思想,這同時也源于其好友陸西星的影響。宗臣在道家文化浸染下的文學創(chuàng)作突出地表現(xiàn)為一種雄奇飄逸的風格。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I206.2
本文編號:2607706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I206.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康有;論李二曲對儒學正統(tǒng)的辯護[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馮艷;論歸有光抒情小品中的史記精神和史記筆法[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吳琦,馮玉榮;《明經(jīng)世文編》編纂群體之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5 孫紅;屈原莊子的思想及文風比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鄧喬彬;先秦諸子的地域文化特性[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7 王渭清;略論司馬遷的好奇與《史記》敘事之奇美[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8 陳江;;明代中晚期的禮儀之變及其社會內(nèi)涵——以江南地區(qū)為考察中心[J];史林;2006年01期
9 吳燦,鄭達威;漢代循吏的傳播功能[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姜峰;典型的形象 冷峻的諷刺──試析宗臣的《報劉一丈書》[J];沙洲職業(yè)工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酈波;王世貞文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6077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0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