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中后期婺州文人及其創(chuàng)作
發(fā)布時間:2020-03-30 04:45
【摘要】: 1164年,南宋被迫與金簽訂“隆興和議”,自此之后,大體形成了南北對峙的格局。在南方隨著生機的逐漸恢復,經(jīng)濟文化上都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金華地區(qū),古稱婺州,南宋定都臨安后,婺州地近京畿,隨著政治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這里名儒接踵,人文薈萃,成為當時聞名一時的學術重鎮(zhèn)。著名學者呂祖謙、陳亮、唐仲友以及朱熹嫡傳弟子何基、王柏、金履祥都這一地區(qū)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分四個部分,主要討論南宋中后期婺州文人群構(gòu)成的背景以及文人在散文及詩詞方面的創(chuàng)作。 一、婺州文人群構(gòu)成之背景 主要討論婺州地域文化背景,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以及源遠流長的人文傳統(tǒng),并且從政治、經(jīng)濟、教育三方面分析南宋中后期的歷史環(huán)境。 二、婺州文人的散文創(chuàng)作 婺州文人的散文創(chuàng)作主要分論說文和雜記文兩部分。論說文部分主要寫陳亮、倪樸的政論文,唐仲友、葛洪的史論文以及王柏的經(jīng)論文。孫德之雜記文所存較多,多為臺閣名勝雜記。山水游記文,當屬王柏、呂祖儉的文學性較高。書畫雜物記文則以唐仲友的《筆記》為代表。 三、婺州文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 婺州文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既有表現(xiàn)慷慨激昂的愛國主義情感之作,又有學“誠齋體”的寄情于自然山水,或崇尚自由的江湖詩作,更有蘊含義理的理學詩。代表有喻良能、孫惟信、于石、何基。 四、婺州文人的詞作 婺州文人的詞作多含有慷慨激昂的愛國豪放詞風,也有綺麗而憂傷的婉約詞和。代表有陳亮、黃機、孫惟信。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I206.2
本文編號:2607058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I206.2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田雨青;新文化視野下的呂祖謙理學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2 王陳輝;古村落“水口”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文化意涵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070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0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