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字幕翻譯中譯者的主體性意識
【作者單位】: 北方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寧夏哲社科研基金項目:CBI運用于商務英語人才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10NXZYY01) 北方民族大學校級科研項目:應用文體翻譯的理論范疇化拓展和方法論研究(2011Y005)~~
【分類號】:I04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增田,靳玉樂;論解釋學視域中的課程實施[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2 顏林海,孫愷祥;翻譯心理學:亟待承認的一門新興的交叉性學科[J];川北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3 趙小兵;;語言哲學中的指稱論(名實論)與翻譯的意義觀[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4 孫德喜;讓小說走向哲學——論《務虛筆記》的語言[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5 謝曉敏;;思維方式在英漢語言表達上的折射[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姜勝;論語言哲學中“人”(講話者)的地位問題[J];福建外語;2001年03期
7 秦振華,樊葳葳;英語口語的思維能力訓練調查與分析[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8 張威;;英漢同聲傳譯“順句驅動”操作的理據透析[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9 耿延宏;王夢;;翻譯學視角中形式的表現(xiàn)意義[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10 劉龍根;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說”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東晶;俄漢代詞指示語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2 朱健平;翻譯的跨文化解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胡德香;中西比較語境下的文化翻譯批評理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吳波;論譯者的主體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增田;對話教學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海平;論意義的語境基礎[D];吉林大學;2005年
7 凌建侯;話語的對話本質[D];北京外國語大學;1999年
8 戴忠信;外語言語交際能力形成過程:個體體驗理論視角[D];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潘艷慧;《新青年》翻譯與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于屏方;動作義位釋義的框架模式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艷賓;從釋義學的角度論翻譯中母語前結構的負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孫華程;言說的邏輯與沉默之域[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王建國;原交際忠實翻譯論[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3年
4 施群麗;真之收縮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趙雪燕;翻譯批評與讀者反應[D];廣西大學;2003年
6 劉立;文化視角的翻譯研究[D];廣西大學;2003年
7 梁春麗;論文學翻譯中譯者的主體意識[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8 宋瑜;[D];浙江大學;2003年
9 馬春梅;[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10 李波;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綜合報道;北京奧運引熱中國演藝精品[N];中國文化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董海雅;情景喜劇幽默翻譯的多元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余鵬;自譯者獨有的主體性意識[D];安徽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5396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539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