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對立中的歐洲認同——以19世紀歐洲文學藝術為例
[Abstract]:A major feature of European development in the 19 th century was nationalistic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In this process, European cultural identity presents a state of fragmentation. Despite the Romantic ideas of Europe as a whole, they cannot be realized within the political framework of nation-states. At the same time, Europe's expansion abroad has provided outside Europe the imagin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for citizens of different European countries. Although this imagination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a European-centric sense of cultural superiority and racist value judgments.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文化矛盾及啟示研究”(08JA810018)成果
【分類號】:I5;J1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黃正柏;;略論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幾個特點和原則[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蘇國勛;;馬克斯·韋伯:基于中國語境的再研究[J];社會;2007年05期
3 許章潤;;論人的聯(lián)合與雙向承認法權[J];政法論壇;2007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云鵬;文化權:自我認同與他者認同的向度[D];吉林大學;2005年
2 陳艷;歐洲治理與制度變遷[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年
3 王利紅;歐洲浪漫主義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天成;西方現(xiàn)代繪畫的非理性之維[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黃路路;基于文化的企業(yè)戰(zhàn)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朱曉曦;一個現(xiàn)代神話的構筑:從《尤利西斯》到《布盧姆》[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4 鄭碧嫻;世界政治情境下的歐洲穆斯林課題[D];暨南大學;2007年
5 鄒宜臨;論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政治文化認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6 何蓉;以文化批評理論角度淺析“歐洲認同”界定之模糊性和流動性[D];四川大學;2007年
7 胡光金;歐洲認同的構建:理想引導人民[D];四川大學;2007年
8 廖維;歐洲教育計劃對歐盟集體認同的促進[D];四川大學;2007年
9 劉海平;先進的地方性[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10 孫雅婷;騎士的信仰[D];清華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宏;法國新右派的哲學基礎[J];天涯;2002年03期
2 張旭鵬;古代世界的“歐洲”觀念[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3 曹衛(wèi)東 ,德里達 ,哈貝馬斯;后民族結構與歐洲的復興[J];讀書;2003年07期
4 阿道夫·穆希格,王歌;關于歐洲認同的思考[J];讀書;2003年10期
5 ;《讀書》雜志二○○三年總目[J];讀書;2003年12期
6 云國強;“Beatles”的符號力量[J];新聞周刊;2003年25期
7 張旭鵬;論歐洲一體化的文化認同建構[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李明明;論歐盟區(qū)域認同的社會建構[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9 寧泊;;歐盟的區(qū)域認同與安全防務——《南開學報》2005年第5期“當代西方研究”專欄簡介[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10 葉玉娣;;淺析歐洲文化與歐洲高等教育一體化的關系[J];外國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黃晴;“泛歐”情結與“唯美”主義(視點)[N];人民日報;2002年
2 李靖X 彭姝yN;在困難與矛盾中發(fā)展的歐洲[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3 記者 單羽青;中國成為混亂世界的主要替罪羊[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3年
4 民族所 劉泓;歐盟的建立并不意味著民族國家的終結[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楊筱;認同與國際關系[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楊偉國;歐元生成機制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明明;歐洲聯(lián)盟的集體認同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4 范勇鵬;歐洲認同的形成:功利選擇與制度建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潔;話語的社會構建作用[D];東華大學;2005年
2 邢瑞磊;國家認同、歐洲認同與歐洲一體化進程[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孫友晉;民族主義視角下的波蘭對外政策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歡;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歐洲認同探析[D];蘭州大學;2006年
5 張松濤;論歐洲統(tǒng)一的憲法化進程及其對我國的借鑒[D];上海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6 程亦婷;歐盟視聽政策與歐洲一體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譚雯;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中的中東歐因素[D];山東大學;2007年
8 鄒宜臨;論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政治文化認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9 黃蘭堞;尋求多樣性中的統(tǒng)一[D];四川大學;2007年
10 姚輝;統(tǒng)一后德國的歐洲認同與德國歐洲政策的選擇[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3623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36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