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翻譯中受控于非文本因素的策略性誤譯探索——基于改寫理論
本文選題:策略性誤譯 + 改寫理論; 參考:《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摘要】:安德烈·勒菲弗爾的改寫理論突破了傳統(tǒng)翻譯理論的束縛,將翻譯納入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的功能研究領域,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翻譯研究的視野。以改寫理論為指導,分別從意識形態(tài)、詩學形態(tài)、讀者期待、贊助人要求和譯者動機5個方面探討分析非文本因素對文學翻譯過程的無形操控,及由此導致的譯者的策略性誤譯。
[Abstract]:Andre Lefevere's rewriting theory breaks through the shackle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brings translation into the field of systematic and dynamic functional studies which to some extent broadens the horizo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Guided by rewriting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angible manipulation of non-text factors o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five aspects: ideology, poetic form, reader expectation, patronage requirement and translator's motivation. And the resulting strategic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lator.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H059;I0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宏;;淺析導致有意文化誤譯的文本外因素[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鄧婕;;文學翻譯中的“有意誤譯”[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3 胡冬寧;;翻譯文化研究與改寫理論解析[J];世紀橋;2009年21期
4 付悅;;從林紓的翻譯看有意誤譯[J];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5 賈卉;;意識形態(tài)與美國《新聞周刊》涉華詞語的翻譯[J];上海翻譯;2008年02期
6 袁妮子;;試論權力話語及意識形態(tài)對作品翻譯的操縱——以《駱駝祥子》英文譯本為例[J];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7 杜玉生;何三寧;范勇;;從哲學解釋學透視文學翻譯中文化誤讀與誤譯[J];宜春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8 李紅玉;;譯者的性別意識與翻譯實踐——談性別視角下的《紫色》四譯本[J];中國比較文學;2008年02期
9 梁志堅;;意識形態(tài)對安徒生童話譯介的操縱——以《賣火柴的女孩》中文譯本為例[J];中國翻譯;2006年01期
10 楊柳;;翻譯的詩學變臉[J];中國翻譯;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靜;;《李爾王》中的洗禮應用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2 王靜;;譯者序:女性主義譯者言說之場[J];長城;2011年08期
3 趙心樹;;“中國共產(chǎn)黨”的英譯應該改——與李貴升教授商榷[J];國際新聞界;2010年11期
4 米亞寧;;淺論翻譯與詩學[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5 劉璐;;淺談詩歌翻譯中的意識形態(tài)和詩學形態(tài)[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孫炳文;許延存;;《板橋家書》英譯本中跨文化翻譯的傳真與失真[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7 曹英華;;隱性權力話語與譯者的主體性[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8 范勇;;《紐約時報》涉華報道對中國特色詞匯翻譯策略之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9 張梅;;美國媒體對中國文化詞匯的異化翻譯[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10 楊鳳軍;;2007-2011年我國的新聞翻譯研究:進展與不足[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汪懿婷;;從改寫理論的視角析文學翻譯中的有意誤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李紅玉;浮出翻譯史地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3 關秀娟;全譯語境作用機制論[D];黑龍江大學;2012年
4 駱賢鳳;后現(xiàn)代語境下的譯者倫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李中強;新媒體背景下的漢語新聞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曹志建;功能主義視角下軟性法律外宣文本的翻譯:問題與對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艷;文學翻譯中的誤譯問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樊秀秀;譯者的性別身份[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甘成泉;從翻譯行為理論角度解析商務信函翻譯中信息扭曲與缺失現(xiàn)象[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4 吳影;從《愛瑪》兩個中文譯本看譯者性別因素對其譯作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1年
5 王志莊;[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陳潔;從意識形態(tài)差異的角度看《論語》的英譯[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7 郭穎;兒童文學翻譯中的詩學變異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黃元軍;詩學理論觀照下胡適詩歌翻譯風格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9 曹詩語;改寫及再創(chuàng)—評許淵沖的英譯古詩[D];外交學院;2011年
10 常娟;奧巴馬演說詞漢譯中的有意誤譯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天乙;魯迅譯《造人術》和包天笑譯《造人術》[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2 楊朝燕;胡素芬;;朱虹與女性主義翻譯觀下的女性譯者主體性[J];湖北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3 魏家海;解構主義與翻譯文學的文化誤讀[J];外國語言文學;2003年03期
4 朱剛;政治詞語 詞語政治——一個賽義德后殖民主義個案研究[J];外國文學;2002年04期
5 趙心樹;國際傳播中的信息翻譯與詞字翻譯——以“中國共產(chǎn)黨”的英譯為例[J];國際新聞界;2004年04期
6 劉茵;李晶晶;;女性主義翻譯思想在中文譯本中的體現(xiàn)[J];河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7 張健;漢語新詞誤譯現(xiàn)象剖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朱健平;;翻譯即解釋:對翻譯的重新界定——哲學詮釋學的翻譯觀[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9 崔麗芳;論中國近代翻譯文學中的誤讀現(xiàn)象[J];南開學報;2000年03期
10 鄒衛(wèi)寧;玄忠波;;論積極性誤譯[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霞;;從改寫理論的角度解釋詩歌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翻譯[J];考試周刊;2008年30期
2 楊艷君;;從翻譯中互文性的變化看文化的傳播[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3 張莉;;文化操控學派之改寫理論視域下的翻譯批評研究[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4 章永鳳;;從改寫理論看譯者主體性的體現(xiàn)[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02期
5 萬莉;;譯者主體性論析——從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到勒費弗爾的改寫理論[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林禹才;;從“意義參數(shù)”的角度評新版《呼嘯山莊》[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年01期
7 李昕;;改寫理論對譯者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解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8 張蕓;;從改寫理論看林紓的有意誤譯[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年01期
9 裴曉睿;;也談文學翻譯中的變異問題[J];國外文學;2009年04期
10 朱曉玲;;改寫理論的分歧意見析評——兼與王峰、馬琰商榷[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汪懿婷;;從改寫理論的視角析文學翻譯中的有意誤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殷瓔;;從改寫理論的視角看張愛玲自譯《金鎖記》的翻譯策略[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娜;從改寫理論解讀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卉瓊;《福爾摩斯偵探案》譯本里女性形象的演變[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吳娟;文學翻譯中文化意象的變異:跨文化視角[D];中南大學;2008年
4 周瑞;論改寫理論視角下《格列佛游記》的翻譯[D];湘潭大學;2007年
5 葉凈;論文學作品中綽號的英譯[D];四川大學;2007年
6 丁娜;論意識形態(tài)對“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翻譯的操縱[D];中南大學;2007年
7 鄒篤雙;改寫理論視角下《水滸傳》沙博理英譯本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8 張蕓;論林紓對西方文學的改寫及其影響[D];西南大學;2009年
9 竇彩云;意識形態(tài)和文學翻譯的互動關系[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10 毛建瑤;意識形態(tài)對譯者主體性的操控[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023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90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