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登寺賦》與《春江花月夜》的對比欣賞
本文選題:丁登寺賦 + 春江花月夜; 參考:《名作欣賞》2009年02期
【摘要】:中西不同的詩學觀念造成了對待詩歌中的情與景的不同態(tài)度。華茲華斯的名詩《丁登寺賦》具有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美,可以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對比欣賞。通過分析二者在情景關(guān)系上的細微差別,使我們認識到英國浪漫主義自然詩和中國古代山水詩的異同之處。華茲華斯的詩作、詩學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詩學觀念的碰撞和也是比較文學雙向闡釋的嘗試。
[Abstract]:Different poetic concep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resulted in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emotion and scenery in poetry. Wordsworth's famous poem "Fu of Dingden Temple" has the artistic beauty of mingling with the scenery, and can be compared with Zhang Ruoxu's "Spring River Flower Moon Night". By analyzing the subt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the relation of scenes, we can reali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nglish Romantic Nature Poems and the Ancient Chinese Landscape Poems. Wordsworth's poems, the collision between poetic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nd the concept of poetics are also an attempt to interpre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both directions.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I106.2;I0-03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鎮(zhèn)清;從語言的當代性看翻譯的文體選擇[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2 彭松;;文化困境中的詩性省思——葉維廉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程榮;;論“詞中有畫”——以柳永詞為中心[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4 陳育德;“詩中有畫”是“藝術(shù)論的認識迷誤”嗎?──《對王維“詩中有畫”的質(zhì)疑》的質(zhì)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5 劉曉云;;中國二十世紀初詩歌翻譯理論的發(fā)展[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李博;;葉維廉“山水詩原型”在謝靈運詩歌語境中的矯枉[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方向;;“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1期
8 聶焱;;對現(xiàn)代詩歌困境的一點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9 李美容;;傳奇 夢幻 牧歌——沈從文小說的浪漫世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劉曉;;小議古詩詞中“雨”意象的英譯[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應光;;何其芳詩歌的語言策略與歷史處境[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2 王光明;;“失養(yǎng)者”的追尋——葉維廉的詩學批評[A];葉維廉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蔣登科;;論葉維廉詩論的學術(shù)品格[A];葉維廉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王珂;;論葉維廉的詩形觀及創(chuàng)作實踐[A];葉維廉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達海軍;;船山詩歌題材及其分類[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學研討會船山研究論文集[C];2008年
6 劉子琦;;淺論中國新詩“跨行”語言特征的形成——以卞之琳詩歌創(chuàng)作為中心[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松林;;小說“非個性化”敘述背后的道德關(guān)懷[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段風麗;;論《克麗斯德蓓》的宗教主題及其來源[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胡紹華;;聞一多詩歌與英美近現(xiàn)代詩[A];“湖北作家與外國文學”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吳曉東;;背著“語言的筏子”——廢名小說《橋》的詩學解讀[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佳勝;經(jīng)典 闡釋 翻譯——《文心雕龍》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畢宙嬪;“詩性智者”[D];蘇州大學;2010年
3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鴻雁;唐前敘事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6 任紅敏;金蓮川藩府文人群體之文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文浩;接受美學在中國文藝學中的“旅行”:整體行程與兩大問題[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華;孟子與漢代《詩經(jīng)》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成;晚清詩學的演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希;郭象哲學與中古的自然審美[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園園;論戴望舒詩歌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接受[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方祥勇;中國古代象喻批評方法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王硯;感性與理性之浮沉[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羅秋榮;痛苦而豐富的“追尋”之旅[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謝亮;歐陽修《詩本義》的《詩》學思想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展;現(xiàn)代安徽詩人詩學批評[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娟;王蒙微型小說語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李春曉;代言人廣告的修辭學闡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曉燕;“偷窺”事件:余華《兄弟》的修辭策略[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陳甜;鐵凝小說語言符號的修辭闡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可;;孤篇橫絕——論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2 劉潤芳;讀《春江花月夜》[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3 韓富軍;論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藝術(shù)美[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4 ;春江花月夜[J];北方音樂;2009年01期
5 冷瑜;;試論《春江花月夜》的賞析與意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6 何永康;春江花月夜的沉思[J];名作欣賞;1987年04期
7 過常寶;;溫情:作為生命的證明——對《春江花月夜》的一次精神體驗[J];文史知識;2001年05期
8 蔣紅梅;;寥廓而寧靜的純美世界——《春江花月夜》解讀[J];語文學刊;2006年16期
9 孫南航;;談民樂合奏《春江花月夜》[J];劇作家;2007年02期
10 林啟柱;;《春江花月夜》與《代悲白頭吟》比較[J];當代文壇;2007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丘幼宣;;千秋絕唱的美詩——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A];福建詩詞(第十八集)[C];2008年
2 張國強;;天地人和風光好——風景園林師的特長和統(tǒng)籌機能[A];風景園林 人居環(huán)境 小康社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選集(上冊)[C];2008年
3 梁玉英;;新課改下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初探[A];山東省遠程教育學會第七屆遠程教育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獎?wù)撐募痆C];2006年
4 朱文美;;三易其稿悟文美——《春江花月夜》課堂教學設(shè)計手記[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5 翟利民;孫亞珍;;144例精神分裂癥伴興奮癥狀應用心理音樂治療的療效觀察(要摘)[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shù)交流會文獻匯編[C];1989年
6 費飛;;音樂美容初探[A];中國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美容分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1997年
7 王PI勇;;談唐詩之吟誦丨以臺灣詩社之吟調(diào)為例[A];吟誦經(jīng)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8 楊徐杭;;音樂療法在疾病康復中的作用[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美容分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韓群英;;音樂療法在腦出血治療中的應用[A];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建會20周年學術(shù)年會專輯(下)[C];1999年
10 袁林;;提高詩詞質(zhì)量應注意的幾個問題[A];四川省詩詞學會詩藝研討會發(fā)言選登[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忠祥;“春江花月夜”品牌效應彰顯[N];揚州日報;2011年
2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 葛思康;從《富春書畫舫·春江花月夜》談起[N];美術(shù)報;2011年
3 著名音樂家 唐訶;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是怎樣產(chǎn)生的[N];保定日報;2008年
4 石一寧;“神舟七號”搭載書法長卷《春江花月夜》[N];文藝報;2008年
5 康懷遠;詩化時空的絕唱[N];光明日報;2005年
6 詹杭倫;情景交融[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7 丁亞鵬;情深意切 情景交融[N];中國工商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唐婷 曹嫻;瀏陽煙花演繹“春江花月夜”[N];湖南日報;2010年
9 韓德明;虛實互換 情景交融[N];中國文化報;2002年
10 記者 徐蕾;山水世界中的舞者[N];南昌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東麗;王維詩歌與“詩中有畫”藝術(shù)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丹;劉長卿山水詩藝術(shù)風貌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2 杜娟;白居易山水詩研究[D];安徽大學;2006年
3 江霞;電子書籍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設(shè)計表現(xiàn)特征[D];四川大學;2007年
4 杜藝;油畫風景中的意境及其價值[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5 呂超峰;中國油畫風景畫的意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9年
6 王棟梁;唐代“吳中四士”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7 陳必歡;范f^文詩學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8 麥芷琪;謝,
本文編號:18625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862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