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與文學語言翻譯——兼談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文化應對策略
本文選題:諾貝爾文學獎 +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 參考:《文藝理論研究》2009年05期
【摘要】:諾貝爾文學獎作為西方國家設立、并以西方文學和文化為標準的一個世界性的文學大獎,不僅帶有意識形態(tài)傾向,而且還與文本載體的語言問題密切相關。對于非歐洲語言區(qū)域的作家來說,語言翻譯并非是簡單的對外文學交流,在這一過程中,他還面臨歐美強勢文化對自我民族文化的規(guī)訓與改寫的問題。對諾貝爾文學獎語言問題的剖析,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反思中國文學自身處境的視角。為使中國文學更好地"走向世界",我們有必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文化應對策略。
[Abstract]: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established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based on the criteria of Wester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s not only ideological,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nguage of the text carrier. For writers from non-European language regions, language translation is not a simple exchange of literature with foreign countries. In this process, he also faces the problem of self-culture discipline and rewriting by the strong culture of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of the Nobel Prize provides us with a good perspective to reflect on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order to make Chinese literature go to the world,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effective cultural strategies.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I046;H0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會軍;;跟葛浩文學翻譯[J];英語知識;2011年07期
2 胡鐵生;周光輝;;論文學與政治的意蘊交映——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評獎感思[J];社會科學;2011年08期
3 飯XZ容;許金龍;;關于文學作品翻譯的諸問題[J];作家;2011年15期
4 ;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5年01期
5 蔣進國;;重估中國現(xiàn)當代文論的價值——兼及當代文論傳承的三個維度[J];紅巖;2011年S2期
6 ;歡迎訂閱2012年《文藝研究》雜志[J];文藝研究;2011年09期
7 黃蕾;;寫實尚可,立意缺失——遲子建《白雪烏鴉》較加繆《鼠疫》的不足之處[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3期
8 張慧仙;;淺析《雪國》漢譯中的疑點與難點——兼談日漢翻譯策略[J];考試周刊;2011年55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熊輝;;簡論郭沫若的“風韻譯”觀念及其歷史意義——兼論20世紀中國翻譯標準理論的演進[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2 王忠祥;;“湖北作家與外國文學”學術研討會開幕詞[A];“湖北作家與外國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沒有絕對標準的諾貝爾文學獎[N];光明日報;2000年
2 ;該不該在乎諾貝爾文學獎?[N];四川日報;2004年
3 范方俊;諾貝爾文學獎意味著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3年
4 張頤武;“盲點”的焦慮[N];北京日報;2002年
5 早報評論專欄朱大可;諾貝爾文學獎:一場斯德哥爾摩游戲[N];東方早報;2005年
6 李保平;詩歌對翻譯的拒絕性[N];遼寧日報;2007年
7 陳才;再談文學必須關注現(xiàn)實[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8 金瑩;翻譯豈能“批量生產”?[N];文學報;2007年
9 云也退;翻譯,誰也不能說誰的最好[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崔立秋;關于當前文化與文學的幾個話題[N];河北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耿強;文學譯介與中國文學“走向世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唐艷芳;賽珍珠《水滸傳》翻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朱賓忠;?思{與莫言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董t;譯者風格形成的立體多元辯證觀[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林峰;海因里!げ疇栐谥袊慕邮芮闆r[D];同濟大學;2006年
2 范文明;論中國新寫實小說與越南革新后現(xiàn)實小說[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3 魏雪;文學翻譯中人物形象與語境的依存關系[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4 翟娜;語域理論在《京華煙云》漢譯中的應用[D];天津理工大學;2007年
5 陳聰;《榆樹下的欲望》與《雷雨》主題與人物對比研究[D];遼寧大學;2007年
6 羅陽富;大眾傳媒對當下文學讀寫的滲透和影響[D];貴州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潔;精神的流浪與守望[D];重慶師范大學;2008年
8 楊晶晶;鐵凝與萊辛小說女性意識與人性關懷比較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9 劉東明;殘缺世界里的思想行者[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沁卉;君特·格拉斯《蟹行》漢譯淺析[D];同濟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743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77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