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學散步》透析宗白華美學思想的文化關懷精神
本文選題:宗白華 + 澄懷觀道。 參考:《名作欣賞》2010年09期
【摘要】:在"思想"泛濫成為一種學術時尚的當下,重讀《美學散步》所獲,完成的絕不僅僅是對中國藝術精神的深度觸摸,是文化快餐時代對學術思想匱乏的惡補,更是對思想與性靈的一次學術滌蕩,有性情的學術呈現了宗白華先生學術建構中主體生命的在場。
[Abstract]:At a time when "thought" has become an academic fashion, rereading "Aesthetics Walk" is not only a deep touch of the Chinese artistic spirit, but also a supplement to the lack of academic thought in the era of cultural fast food.It is also an academic purge of thought and spirit, and the temperament of the academic presents the presence of the subject life in the academic construction of Mr. Zong Baihua.
【作者單位】: 肇慶學院文學院;
【分類號】:I0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立立;流氓[J];東南學術;2003年02期
2 戴鞍鋼;坎坷前行——20世紀后半葉中國歷史學的演進[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胡偉希;烏托邦的“否定辯證法”——對20世紀上半葉中國知識分子運動的考察與反省[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4 張祥龍;“性別”在中西哲學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后果[J];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06期
5 郭若平;;“五四”評價取向的歷史轉換[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7年10期
6 陳云;道教與女性研究述評[J];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01期
7 王學典;20世紀80年代的“新啟蒙”與黎澍[J];文史哲;2002年02期
8 趙思運;延安《講話》語境下何其芳文學觀念的改造[J];文藝理論研究;2005年04期
9 洪峻峰;回望“軸心時代”——“五四”文藝復興的理路[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10 洪峻峰;;從思想啟蒙到文化復興——20年來“五四”闡釋的宏觀考察[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易崇輝;時間的線團[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惠藍;中國畫現代轉型兩大途徑的形成[D];中國美術學院;2004年
4 林丹;王陽明哲學的現象學解讀[D];北京大學;2005年
5 趙可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制度變遷的理論闡釋[D];復旦大學;2005年
6 劉黎紅;“調和論”與文化改造的理論和實踐[D];南開大學;2003年
7 王金勝;“新時期”小說的自我認同[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宗先鴻;盧梭與中國近現代文學[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淑霞;王安憶小說創(chuàng)作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朱宏宇;英國18世紀園林藝術[D];東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鵬;反思·回響·叩問[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2 朱玉月;孤獨的心靈世界[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曹穎新;羅素的實證精神與中國實用至上的接受模式[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4 程家遐;試論當代中國藝術體制下的油畫評價標準[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陳博;王元化文藝思想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韓晗;非普遍主義的路徑[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趙嵐;孔子的門徒[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邱遠望;紙上兵書,,戲中沙場[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劉德貴;孔子君子理念對道德人格養(yǎng)成的啟示[D];西南大學;2008年
10 李建立;中國現代文學理論中現實主義概念的演變[D];河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學存;;宗白華意境理論的結構分析與知識構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吳金香;;宗白華意境理論對藝中之“道”的深刻體認[J];名作欣賞;2011年26期
3 張銘勇;艾尤;;從空間意識看宗白華的美學精髓[J];藝術·生活;2003年03期
4 祁艷;;淺析宗白華意境說對中國古典意境說的承變[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景懷宇;;“空白”之藝術解析與哲學思辨[J];藝術評論;2011年08期
6 王曉芳;;《賁》卦恰如其分樸素自然的至美境界[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7 劉杰;;詩歌的模糊性與留白翻譯策略[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黃培清;;從《紅樓夢》詩歌的翻譯看譯詩三難[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車前草;透過西洋景的藝術內省[N];西安日報;2006年
2 王曉峰;20年后重讀“散步”[N];遼寧日報;2008年
3 李云雷;散步之后,我們還能做些什么?[N];中華讀書報;2006年
4 主筆 王曉峰;創(chuàng)造思想的藝術[N];遼寧日報;2007年
5 林同華;《美學散步》整編的來龍去脈[N];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金雅;促進“人生藝術化”[N];文藝報;2007年
7 賈方舟;拍賣會:市場神話的制造者[N];中國文化報;2007年
8 白謙慎;開卷有益[N];南方周末;2007年
9 ;不定與無窮[N];文藝報;2001年
10 王德勝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宗白華:藝術意境的深度闡發(fā)[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時宏宇;宗白華藝術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易存國;樂神舞韻:華夏藝術美學精神研究[D];東南大學;2001年
3 陳曉娟;意境:藝術之為藝術[D];東南大學;2005年
4 李濤;俯仰天地與中國藝術精神[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靖;論宗白華詩畫美學思想[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2 宋婕;宗白華美學與中國古典美學[D];延安大學;2010年
3 李燕;宗白華意境論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林敏敏;從超二元對立角度淺析宗白華意境論[D];云南大學;2011年
5 王凡;“舞”:中國藝術的審美基型[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天召;宗白華藝術哲學思想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7 扈慶燕;感悟“為人生的美學”[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瑞;論宗白華對中國文化精神的美學探索[D];新疆大學;2008年
9 朱靖華;論宗白華意境說的現代蘊涵[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10 宋先梅;行進在從古典向現代性審美轉化的途中[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52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75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