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藝術理論論文 >

現(xiàn)代語境下藝術學與美學“分合之爭”的反思——以宗白華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8-04-12 16:31

  本文選題:藝術學 + 美學; 參考:《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摘要】:在20世紀現(xiàn)代中國文化—政治語境下,藝術學與美學這兩個學科先后經(jīng)歷了絞纏、獨立、再融合到再分離的復雜嬗變歷程。從現(xiàn)代中國人文學術史看,宗白華先生無疑是百年藝術學與美學"分合之爭"的見證人、參與者和實踐者,他所建構(gòu)的"宗白華范式"不僅意味著20世紀中國藝術學與美學兩個學科在理論與方法上所達到的高度,同時也體現(xiàn)了中國現(xiàn)代藝術學學科發(fā)展進程中的不成熟和停滯狀態(tài)。宗氏在早期堅持藝術學相對于美學的基本獨立地位,到后期又用美學完全取代藝術學,這既有具體的歷史—政治原因,也與20世紀中期以來西方藝術學和美學逐漸融合的趨勢相同步?疾爝@兩個學科百年分合演化的歷史,可以鑒往知來并自覺建構(gòu)新的中國藝術學理論體系。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two disciplines, art and aesthetics, have undergone a complicated evolution process of twisting, independence, and integration into re-separation.Judging from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humanities, Mr. Zong Baihua is undoubtedly a witness, participant and practitioner of a century of art and aesthetics.Zong Baihua's paradigm not only means the height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hinese art and aesthetics in the 20th century, but also reflects the immature and stagnant state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art.Zong insisted on the basic independent position of art relative to aesthetics in the early stage, and then replaced art with aesthetics in the later period, which has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reasons.It is also synchronized with the trend of the gradual integration of western art and aesthetics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20 th century.By 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the two disciplines' evolution in a hundred years, we can discern and consciously construct a new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art.
【作者單位】: 湖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2FYS012)
【分類號】:J01-0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楊恩寰;藝術學與美學的學科分界——就藝術學從美學中分離走向獨立的歷程去考察[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2 張澤鴻;;“德國經(jīng)驗”與“中國問題”——宗白華與現(xiàn)代中國藝術學演進之考察[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3年12期

3 郝懷明;周揚與大學文科教材選編[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4年04期

4 閻國忠;美學、藝術學的學科定位問題[J];文藝研究;1999年04期

5 周紅;;新發(fā)現(xiàn)的一組宗白華佚文[J];新文學史料;2007年03期

6 張澤鴻;;宗白華為何沒有寫成《中國美學史》[J];尋根;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歲黎;胡曉紅;;淺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2 張澤鴻;;方東美與宗白華生命美學思想之比較[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羅筠筠;;寫實 傳神 妙悟——宗白華先生治學三境界[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4 方國武;;從“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論的理論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5 李春娟;;形上審美與價值同構(gòu)——方東美生命美學的本體論解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6 葛永波;;宗白華美學的文化理想及其哲學基礎[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7 趙學存;;宗白華關于中西美感發(fā)生論的比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洪永穩(wěn);;美學教學的難點與解決方法[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9 宋金亮;;從《世說新語》中再說德行與個性[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10 汪炳璋;;從“深沉雄大”至“雍容典雅”之橋——析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物藝術[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祈楠;;翻譯目的論指導下中國古典詩詞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譯[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趙伶俐;;審美認知:美學與認知心理學的聯(lián)姻[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佴榮本;;文學史的文本與人本[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4 蕭湛;;論宗白華美學的倫理學內(nèi)涵[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楊春時;;中西主體間性美學的互補:審美同情說與審美理解說[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姜濤;;解剖室中的人格想象:對郭沫若早期詩人形象的擴展性考察(初稿)[A];新詩與浪漫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彭修銀;陳云梅;;東西互動——東方美學研究的文化環(huán)境[A];東方叢刊(2000年第3輯 總第三十三輯)[C];2000年

8 張榮翼;;全球化語境中的漢語批評[A];東方叢刊(2002年第4輯 總第四十二輯)[C];2002年

9 于,

本文編號:174053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74053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d2f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