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性、文化先鋒與日常生活
本文選題:日常生活 切入點:文學史 出處:《當代作家評論》2010年02期
[Abstract]:......
【作者單位】: 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福建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分類號】:I0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恒展;已始“有意為小說”——《幽明錄》散論[J];蒲松齡研究;2002年04期
2 詹頌;乾嘉文言小說作者閱讀視野與作品故事來源(續(xù))[J];蒲松齡研究;2003年02期
3 王恒展;《東陽夜怪錄》散論[J];蒲松齡研究;2004年03期
4 沈天水;唐人小說與唐代婚姻法[J];蒲松齡研究;2004年04期
5 王光福;聊齋鬼狐源[J];蒲松齡研究;2005年02期
6 李軍鋒,王恒展;簡論宋元話本小說對《剪燈新話》的影響[J];蒲松齡研究;2005年02期
7 劉偉;試論《任氏傳》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齡研究;2005年03期
8 王昕,付建舟,王劍萍;略談清末民初的“新聊齋”[J];蒲松齡研究;2005年03期
9 劉富偉;;胡適蒲學研究的理論反思[J];蒲松齡研究;2005年04期
10 李杰玲;李寅生;;論《小豆棚》對《聊齋》的模仿和變異[J];蒲松齡研究;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呂新雨;;儀式、電視與國家意識形態(tài)——再讀2006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傳播、媒介與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對后工業(yè)文明的思考”新聞傳播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郭亞麗;;翻譯與文化的融合[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3 呂新雨;;儀式、電視與國家意識形態(tài)——再讀2006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4 鄭志勇;;網(wǎng)絡社會群體研究[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5 田鵬穎;;21世紀:社會技術的世紀——為后“弗蘭西斯·培根計劃”時代而計劃[A];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第二屆全國“科技與社會發(fā)展”中青年南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張U,
本文編號:17283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72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