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的朦朧之美及其英譯
本文選題:漢詩英譯 切入點:原生態(tài)之美 出處:《山東外語教學》2014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漢語是一種典型的文學語言,漢詩頗具朦朧美,主要體現(xiàn)為原生態(tài)之美、無我之境、復義之美等諸多方面;而英語則是典型的科學語言,講求語言的精確、明晰。因此,在漢詩英譯的過程中,常致原生態(tài)之美的破壞、無我之境的攪擾、復義之美的流失。對此,譯者應(yīng)充分予以考慮,并采取積極的翻譯對策,以期比較理想地完成漢詩英譯的任務(wù)。
[Abstract]:Chinese is a typical literary language, Chinese poetry is rather obscure beauty,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the environment without self, the beauty of complex meaning, and so on, while English is a typical scientific language, focusing on the accuracy and clarity of the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it often leads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the disturbance of the environment without self, and the loss of the beauty of the complex meaning. Therefore, the translator should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is and adopt positive translation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task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ideally.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中央文獻翻譯研究基地;
【基金】:201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漢詩英譯美學研究”(項目編號:13FYY007);201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基于副文本的中國古典詩歌國外英譯新論研究”(項目編號:13BYY03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315.9;I046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正陽;康添俊;;古詩詞英譯中的道別禮俗[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劉鎮(zhèn)清;從語言的當代性看翻譯的文體選擇[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3 劉曉峰;;從SL-TL語域比較的角度談翻譯中的語域轉(zhuǎn)換[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4 童兆升;劉國忠;方英姿;陳海容;;散文翻譯中“韻味”再現(xiàn)的層次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阮玉慧;;論譯者的主體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6 彭松;;文化困境中的詩性省思——葉維廉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畢濤;;論中國古代敘事詩之“隱”[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8 卞福英;;中國古典詩歌中地名意象的英譯[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9 張輝;王俊凱;;“隱喻”在防止英語學習“石化”現(xiàn)象中的作用[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10 孫晨;;從接受美學視角探析詩歌翻譯中的意象移植[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祈楠;;翻譯目的論指導下中國古典詩詞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譯[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謝應(yīng)光;;何其芳詩歌的語言策略與歷史處境[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3 王光明;;“失養(yǎng)者”的追尋——葉維廉的詩學批評[A];葉維廉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蔣登科;;論葉維廉詩論的學術(shù)品格[A];葉維廉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王珂;;論葉維廉的詩形觀及創(chuàng)作實踐[A];葉維廉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許春翎;;古典文學作品英譯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闡釋——兼評林語堂譯介《浮生六記》中的審美體驗[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陳莉;;從翻譯美學角度看公示語翻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李蘆笛;;中國古典詩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李巖;;許淵沖古詩英譯的藝術(shù)[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達海軍;;船山詩歌題材及其分類[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學研討會船山研究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佳勝;經(jīng)典 闡釋 翻譯——《文心雕龍》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shù)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鴻雁;唐前敘事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6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任紅敏;金蓮川藩府文人群體之文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冀愛蓮;翻譯、傳記、交游:阿瑟·韋利漢學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陳惠;阿瑟·韋利翻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文浩;接受美學在中國文藝學中的“旅行”:整體行程與兩大問題[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園園;論戴望舒詩歌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接受[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方祥勇;中國古代象喻批評方法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周錫梅;從接受美學視角看吳鈞陶與Witter Bynner的杜詩英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韓雨葦;東坡詞英譯賞析—審美移情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劉菲菲;論林語堂英譯《浮生六記》的審美再現(xiàn)[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周麗雯;說海透珠——論吳興華的作品[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曹青;從功能對等角度探討許淵沖的翻譯理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王曉菲;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中國古典詩歌英譯中花卉意象再現(xiàn)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宋衛(wèi)陽;從英譯古詩看“目的論”之缺陷[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王春香;從翻譯美學角度看霍譯《紅樓夢》[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領(lǐng)順;J.劉若愚漢詩英譯譯論述要[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6期
2 高陽懿;評秦觀《鵲橋仙》的三種英譯[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3 許曦明;《楓橋夜泊》英譯芻議[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4 程章燦;漢詩英譯與英語現(xiàn)代詩歌——以魏理的漢詩英譯及跳躍韻律為中心[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5 王寶童;走民族化的譯詩之路[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6 卓振英;漢詩英譯中的“煉詞”[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12期
7 王琳;;古代朝鮮的漢詩與中國古典詩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8 許曦明;“移就”在漢詩英譯中的應(yīng)用[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年03期
9 陳章國;;英漢詩歌中重疊法對比研究[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10 周領(lǐng)順;由《錦瑟》看模糊漢詩的英譯——兼及J.劉若愚譯論[J];外語教學;1999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馮穎欽;;漢英重疊詩法比較[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張保紅;;比較與翻譯——以羅伯特 彭斯詩“一朵紅紅的玫瑰”與三首漢詩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張傳彪;;對“異化”的困惑與思考[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楊立學;王改娣;;英詩漢譯中陰性韻傳譯研究[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shù)文庫》(上)[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谷羽;別列列申的漢詩俄譯本《團扇歌》[N];中華讀書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效真;中韓文化交流視角下的韓國柱聯(lián)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辛文;《和漢朗詠集》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3 龔曉斌;文學文本中的視覺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4 沈嵐;跨文化經(jīng)典闡釋:理雅各《詩經(jīng)》譯介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s,
本文編號:16156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61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