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圖式理論視角下的幽默翻譯
本文關(guān)鍵詞:意象圖式理論視角下的幽默翻譯 出處:《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1年S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基于認知語言學中的意象圖式理論,文章以小說《圍城》英譯本中的幽默翻譯為例,通過意象傳遞、意象轉(zhuǎn)換和意象再造三種翻譯方法的運用,探討了意象圖式理論在翻譯過程中的解釋功能。
[Abstract]:Based on the image schema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pretation function of image schema theory in transla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use of three translation methods , such as image transfer , image transformation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
【作者單位】: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
【分類號】: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一、通過意象傳遞翻譯幽默《圍城》雖是一部漢語小說,但眾所周知作者錢鐘書是一個精通英漢雙語和文化的博學多才的學者。他在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采用了很多西方受眾所熟知的意象圖式。因此,在翻譯中針對這種情況,直譯最為合適,所以譯者采用了直接的意象傳遞這種策略。例(1)。原文: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山青;;《圍城》英譯本幽默翻譯的文化透視[J];作家;2011年14期
2 王衛(wèi)強;;《圍城》翻譯中文化意象的處理[J];電影評介;2008年04期
3 崔慧波;通感修辭帶給《圍城》的藝術(shù)效果[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2期
4 孫藝風;《圍城》英譯本的一些問題[J];中國翻譯;1995年01期
5 楊義德;;從小說美學的角度看《圍城》英譯文的藝術(shù)成就[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12期
6 趙七月;;論會話含義與《圍城》中的對話翻譯[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10期
7 崔薔;;初探《狼圖騰》英譯本中的意象圖式運作[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8 況在泉;《圍城》中語言比喻的審美特色[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9 黃梅;;《圍城》隱喻翻譯視角下的文化差異之影響[J];作家;2011年12期
10 楊洋;程艷;;論立象盡意之認知語言學理據(jù)[J];中華文化論壇;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林鳳來;;《圍城》中的幽默比喻及其英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勝冰;;批評家的角色問題[A];“新中國文學理論五十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3 李星頤;;比較文學與翻譯之間的關(guān)系芻議[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09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許松林;酷評虛擬的文化批判[N];文藝報;2000年
2 郭小聰;文學理想與作家情懷[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1年
3 古華城;文學創(chuàng)作的新聞效應(yīng)[N];中國文化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董海雅;情景喜劇幽默翻譯的多元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洋;意象圖式理論視角下的《圍城》幽默英譯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晶;《圍城》翻譯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周春陽;《圍城》與《城堡》寫作特點的對比分析[D];遼寧大學;2011年
4 毛曄;文學翻譯與關(guān)聯(lián)[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劉玲慧;關(guān)聯(lián)與幽默話語翻譯[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譚彬;《圍城》中文化負載詞匯的語用翻譯[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9年
7 葛睿;語用視角下的幽默翻譯[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7年
8 沈媛儀;前景化理論與小說文體分析[D];浙江大學;2008年
9 賈琳琳;笑與不笑,這是個問題《傲慢與偏見》中幽默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10 周彥希;論譯者的跨文化意識[D];南華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827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382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