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藝術理論論文 >

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學批評理論

發(fā)布時間:2017-12-05 16:03

  本文關鍵詞: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學批評理論


  更多相關文章: M.H.艾布拉姆斯 鏡與燈 文學四要素 浪漫主義文學 文學批評理論


【摘要】:M.H.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是美國當代著名的文學理論家和文學批評家。他的著作諸如《鏡與燈》、《自然的超自然主義》、《相似的微風》等是研究浪漫主義的力作,在文學理論和批評界更是具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鏡與燈》對我國新時期以來文學理論教材的編寫影響巨大。在該書中,艾布拉姆斯不僅提出了文學四要素理論,還指出了文學批評理論的四種類型或取向。而新近的批評文集《以文行事》,則是他文學批評生涯的一個完美總結。在艾布拉姆斯的著作中我們看到了他認真、多識的批評風格,同時他的文學批評又體現(xiàn)了一個人文主義者的修養(yǎng)和一個多元論者的寬容,這兩種方式的結合是艾布拉姆斯文學批評理論的重要特色。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很長時間內(nèi)我們并未全面和深入地介紹和認識艾布拉姆斯的著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其應有的價值。本論文立足于艾布拉姆斯的著作文本,通過對其進行梳理和評介——從早期的《鏡與燈》到晚近的《以文行事》,旨在較為全面和系統(tǒng)地理解艾布拉姆斯的文學批評理論和文學批評觀念。 在本論文的導論部分,我們從總體上介紹了艾布拉姆斯的生平、著作,他的學術影響以及我國學術界的接受和研究狀況。這構成本論文寫作的學術背景。論文的第一章以艾布拉姆斯的重要著作《鏡與燈》為主要研究對象,指出了“鏡”與“燈”意象的歷史演變及其隱喻意義,詳細分析了文學批評理論的四種類型或取向;除此之外,我們還歸納出了幾種對艾布拉姆斯的文學四要素關系的修正理論,如劉若愚的理論以及一些后現(xiàn)代文學理論等。這些觀點有助于我們加深對艾布拉姆斯文學四要素理論的理解,進而使我們從多重維度來看待文學要素之間的關系成為可能。 論文的第二章,我們簡要地回顧了浪漫主義的發(fā)生和演變,以及對浪漫主義的研究狀況。這作為我們觀照艾布拉姆斯對浪漫主義文學(尤其是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研究的背景,凸顯出了他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占有的地位。對浪漫主義文學的研究自其誕生以來大致經(jīng)歷了四種研究范式的轉變,每種范式的轉變都開啟了新的研究階段,艾布拉姆斯的貢獻在于開啟了一種“非歷史-政治的、內(nèi)在-語言”研究范式。大致來講,以艾布拉姆斯為代表的研究者的這種研究范式其主要特色在于,開始將研究的中心投向文本自身,并積極關注浪漫主義詩歌的美學意義;在本章中我們還以華茲華斯的詩歌《丁登寺》為例,比較和分析了艾布拉姆斯和其他學派學者研究方法的不同。 論文的第三章我們主要關注的是艾布拉姆斯晚近的文學批評。這些批評既有對弗萊原型批評的評價,又有對斯坦利·費什、哈羅德·布魯姆等人的“新閱讀”理論的指責,更重要的是他和解構主義的論爭。在艾布拉姆斯看來,弗萊的文學批評體現(xiàn)出了一種強烈的對科學性和體系性的訴求,而這其實是一種文學批評的歧途和謬誤。關于費什和布魯姆的“新閱讀”理論,艾布拉姆斯認為前者的做法是一種“字里行間”的閱讀,帶有很大的目的性;后者則過于倚重心理學理論,無視文學具有豐富性這個現(xiàn)實。對于解構主義文學批評,艾布拉姆斯指出它是一種“文本的雙重操作”,解構主義者們所認為的語言具有不確定性的觀點對他來說是不能茍同的,他認為他們的做法和“新閱讀”理論一樣,都是反傳統(tǒng)、反人文主義的。 在對這些形形色色的后現(xiàn)代批評理論進行指責的同時,艾布拉姆斯并未否認它們的貢獻,相反,他總是很客觀、很中肯地承認了其優(yōu)點。對待文學批評理論,艾布拉姆斯秉持的是一種多元論的立場;在進行文學批評時,艾布拉姆斯始終不能忘懷的是他的人文主義立場,他和這些后現(xiàn)代反傳統(tǒng)理論進行論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維護這個傳統(tǒng)。因而,在論文的結語部分我們歸納出這樣一個結論:艾布拉姆斯是一位人文主義者和多元論者,他的文學批評是一種人文主義批評和多元論批評。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I0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范永康;九十年代文學理論教材的理論變革和模式轉換[J];巢湖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2 歐震;;讀者之死[J];當代文壇;2006年06期

3 倪志娟;;哲學語境中的鏡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張智義;;《丁登寺》——歷史和自然的缺場[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5 周憲;藝術四要素理論與西方文論的演變——艾布拉姆斯《鏡與燈》評述[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4期

6 杜吉剛;;反思要素的缺失——中國現(xiàn)代性文論建構中的艾布拉姆斯問題[J];社會科學家;2009年01期

7 張旭春;革命·意識·語言——英國浪漫主義研究中的幾大主導范式[J];外國文學評論;2001年01期

8 樂黛云;中西詩學中的鏡子隱喻[J];文藝研究;1991年05期

,

本文編號:12553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2553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e09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