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地理學的體系建構與理論反思
本文關鍵詞:文學地理學的體系建構與理論反思
【摘要】:文學地理學是近年來學界比較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不少學者進行了理論建構與實踐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就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而言,文學地理學面臨著幾大難題:一是理論資源亟需梳理;二是學科歸屬存在爭議;三是命名的困境;四是體系建構與實踐操作的困境。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對文學地理學進行理論反思,將是今后文學地理學研究要面對的問題。
【作者單位】: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分類號】:I0-05
【正文快照】: 近些年,文學研究的空間維度逐漸引起學界的重視,陸續(xù)有學者提出諸如“空間敘事學”、“重繪中國文學地圖”等理論構想。①“文學地理學”也是近年來中國文學研究界的熱點話題之一,其對文學與地理關系的關注,拓寬了傳統(tǒng)文學研究的范圍與視野,成為文學研究的新的增長點。通過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鄒建軍;周亞芬;;文學地理學批評的十個關鍵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2 李浩;古代文學研究的困境與學術突圍[J];河南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3 黃霖;;文學地理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體系建構——評梅新林新著《中國古代文學地理形態(tài)與演變》[J];文學評論;2007年05期
4 楊義;;重繪中國文學地圖的方法論問題[J];學術研究;2007年09期
5 梅新林;;世紀之交文學地理研究的進展與趨勢[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單傳友;;時間間距:意義的創(chuàng)生之渠——兼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2 徐從輝;;網(wǎng)絡文本邏輯與城市想象——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書寫為中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3 牛文君;;具體化:關聯(lián)伽達默爾詮釋學和實踐哲學的重要概念[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鮑永玲;;共在、同居和世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婁開生;;試析伽達默爾哲學詮釋學的傳統(tǒng)觀[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張勇;;文學呈現(xiàn)與電影表達的地域差異——以小說《妻妾成群》與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7 袁海燕;趙勇;;大屠殺電影及其影像“生產(chǎn)”的困惑——以南京大屠殺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6期
8 李金輝;;解釋學理論中的實踐解釋學轉向[J];北方論叢;2008年03期
9 韋拴喜;;技、道之思——兼論美的本質(zhì)問題[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10 方超群;;論文學作品聲譽的顯晦[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雪艷;中國當代漢族作家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長中;文學文本基本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5 劉偉;文化翻譯視野下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6 楊席珍;資本主義擴張路徑下的殖民傳播[D];浙江大學;2010年
7 崔明石;話語與敘事:文化視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學;2011年
8 莊佩君;全球海運物流網(wǎng)絡中的港口城市—區(qū)域[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燕燕;論教育實踐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子;家園的蹤跡:全球化上海的劇場與藝術空間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鳴;絲網(wǎng)版畫的印痕魅力[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治紅;喬治·斯坦納闡釋學視角下《茶館》英譯本的譯者主體性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jīng)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石玲玲;浙江省現(xiàn)代鄉(xiāng)村植物景觀營造研究[D];浙江農(nóng)林大學;2010年
5 史學榮;小說中空間的敘事功能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楊莉;《一位女士的畫像》的空間敘事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周珍;利科的解釋學符號美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霞;基于課堂生生互動的教學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馮秀林;《蒼河白日夢》的敘事藝術[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覃健;地方敘事中的歷史記憶與民族認同[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義;;重繪中國文學地圖的綱目[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程世波;;批評理論的空間轉向——論戴維·哈維對空間問題的探尋[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3 鄭虹霓;性別的突圍——當下城市文學中的女性形象[J];當代文壇;2002年02期
4 鄧偉;;掃描中國當代文學地域空間的生成[J];當代文壇;2008年03期
5 張德明;;生命理性與自然意象——論鄒建軍十四行抒情詩[J];當代文壇;2009年06期
6 金克木;;文藝的地域學研究設想[J];讀書;1986年04期
7 朱德發(fā);城市意識覺醒與城市文學新生─—五四文學研究另一視角[J];東岳論叢;1994年05期
8 葉立新;20世紀90年代城市文學的發(fā)展[J];廣東社會科學;2002年02期
9 余斌;;試論中國當代文學的文化地理格局[J];甘肅社會科學;1992年06期
10 王維國;抗日戰(zhàn)爭與中國文學地理變遷[J];河北學刊;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杰;;后現(xiàn)代女性主義理論的范式推進及其研究困境[J];河北學刊;2007年04期
2 鄒建軍;周亞芬;;文學地理學批評的十個關鍵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3 劉小新;;文學地理學:從決定論到批判的地域主義[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10期
4 劉遙;;關于文學地理學的研究方法與發(fā)展前景——鄒建軍教授訪談錄[J];世界文學評論;2008年02期
5 田忠輝;文學理論反思與文化詩學走向——兼評曾慶元對李春青之爭鳴[J];文藝爭鳴;2002年04期
6 張偉;;關于文藝學創(chuàng)新問題的理論反思[J];文學評論;2010年01期
7 董學文;;文學本質(zhì)界說:曲折的跋涉歷程——以自我理論反思為線索[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杭春曉,蔣英;當代女性藝術研究的理論反思——女性圖像與社會性別結構有關歷史學之芻議[J];藝術百家;2003年01期
9 趙錄旺;;對圖像時代審美沉淪的觀照和反思——評《從影像到擬像》及其“視覺審美范式”[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錢中文;文學理論反思與“前蘇聯(lián)體系”問題[J];文學評論;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偉;;關于藝術理論的理論反思[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董學文;;文學本質(zhì)界說:曲折的跋涉歷程——以自我理論反思為線索[A];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論爭集[C];2006年
3 鄧樹強;;理論的貧困與批評的浮躁[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文學史的哲學思考[N];文匯報;2007年
2 古遠清;我們對華文文學本質(zhì)研究得太少[N];文藝報;2002年
3 董學文;文學理論反思研究的科學性問題[N];文藝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偉煌;中國文學地理學論著的數(shù)理統(tǒng)計與分析[D];廣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832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18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