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戲唱腔音樂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07-04 17:02
本文關鍵詞:柳琴戲唱腔音樂探析
更多相關文章: 柳琴戲 板式 專用曲調 新因素 發(fā)展
【摘要】: 本文從柳琴戲的源頭、唱腔的音樂特點以及現(xiàn)代創(chuàng)作中使用的新手法三個方面初步探索了柳琴戲的唱腔音樂。全文除了緒言與結語外,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柳琴戲的源頭及其劇目特色。從諸多藝人口中以及有限的資料中得知并分析論證了柳琴戲的源頭以及劇目特色。 在這一章里,筆者綜合相關史料和藝人相傳的口碑深入分析研究,清楚地證明:柳琴戲是清道光末咸豐初形成于山東省南部以及江蘇省東北部。至今已經(jīng)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曾流行于魯、蘇、豫、皖的邊緣地區(qū)。在花鼓秧歌、周姑子、丁香腔的基礎上逐漸形成。柳琴戲具有輕松活潑的喜劇格調,是用生動的農民語言(特別是唱段)來反映農民生活的一個擁有獨特藝術魅力的地方性的小劇種。 第二部分比較詳細的講述了柳琴戲的板式、專用曲調以及它的唱腔特色。并舉例加以分析說明。 第三部分研究了柳琴戲創(chuàng)作中值得注意的新因素。比如主題貫穿、音樂元素更加多元化、唱段的結構形式上打破傳統(tǒng)、為表達特定內容改變拖腔、多種演唱形式的運用等一些值得保留和運用的新因素都被總結出來。這是本論文的重點部分 第四部分對于柳琴戲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對其發(fā)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柳琴戲 板式 專用曲調 新因素 發(fā)展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J617.5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引言5-7
- 第一章 柳琴戲的形成及其劇目特色7-13
- 第一節(jié) 柳琴戲的形成7-10
- 第二節(jié) 柳琴戲的劇目特色10-13
- 第二章 柳琴戲的唱腔音樂研究13-29
- 第一節(jié) 柳琴戲的板式13-18
- 第二節(jié) 專用曲調18-22
- 第三節(jié) 柳琴戲的唱腔特色22-29
- 第三章 柳琴戲創(chuàng)作中值得注意的新因素29-35
- 第四章 柳琴戲革新斷想和發(fā)展芻議35-39
- 結語39-41
- 譜例41-43
- 參考文獻43-44
- 后記44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韓少楠;;魯南民間戲曲柳琴戲的發(fā)展探析[J];芒種;2013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周絢菲;辰河高腔及其唱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趙峰;山東柳琴戲藝術特色及發(fā)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騰飛;棗莊柳琴戲的歷史沿革及其發(fā)展研究[D];溫州大學;2012年
4 趙薇薇;二胡曲《看花燈》的創(chuàng)作與演奏探析[D];南京藝術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5185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51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