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曲《陸游與唐婉》敘事情景與音色變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6 11:28
本文通過研讀文獻以及參照實踐經(jīng)驗來說明不同的義甲形制以及佩戴方式對音色的影響作用,并且分析觸弦位置、深淺、角度、速度和力度對音色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古箏音色影響因素的分析,分段說明如何通過音色來詮釋《陸游與唐婉》中不同樂段所表達的內(nèi)涵,并給出恰當?shù)慕鉀Q方法,使彈奏者通過有效的訓練,能夠提升其音樂品質(zhì)。
【文章來源】:中北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3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古箏構(gòu)造樂器的形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音色的優(yōu)劣,由聲音的四個要素(音高、音長、音強、音色)表現(xiàn)出來
3一些古箏內(nèi)部的紋理
圖 4.2.1 觸弦位置即義甲與琴弦接觸面的縱向深度,觸弦深度的變化影響著聲深淺在整個義甲的四分之一左右,過深的入弦會導致聲音沉悶淺的入弦會使聲音較虛、發(fā)音單薄。當然,觸弦的深度也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傳統(tǒng)南音器樂化發(fā)展的思考——以何占豪南音題材交響作品為例[J]. 吳雅蓉.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7(01)
[2]淺析古箏演奏的力度掌握訓練[J]. 西明瑞. 黃河之聲. 2016(02)
[3]鋼琴伴奏對中國樂器演奏的重要意義[J]. 劉彭. 當代音樂. 2015(24)
[4]何占豪古箏作品藝術探微[J]. 陳愛娟. 藝苑. 2014(04)
[5]古箏協(xié)奏曲《陸游與唐婉》的演奏分析[J]. 鮑曉媛. 齊魯藝苑. 2013(05)
[6]交響南音探索歷程及對古樂現(xiàn)代化的思考[J]. 何占豪. 藝術評論. 2013(06)
[7]中國古代音樂文化對何占豪音樂創(chuàng)作的影響[J]. 王安潮. 鎮(zhèn)江高專學報. 2012(03)
[8]越劇《陸游與唐琬》意蘊解讀[J]. 沈亞圓. 戲劇之家(上半月). 2012(05)
[9]試論古箏演奏中音色的體現(xiàn)[J]. 劉瑤.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11(03)
[10]琉璃亦闌珊——在現(xiàn)代古箏音樂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點滴思索[J]. 陶一陌. 人民音樂. 2011(08)
碩士論文
[1]古箏協(xié)奏曲《陸游與唐婉》研究與演奏分析[D]. 楊雅楠.西北師范大學 2016
[2]試論如何在古箏演奏中獲得理想的音色[D]. 任藝.吉林藝術學院 2011
[3]何占豪古箏藝術特色研究[D]. 倪蕾.上海音樂學院 2010
[4]新時期古箏藝術的創(chuàng)新及其文化審美屬性[D]. 崔潔.山東大學 2010
[5]論古箏演奏技法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D]. 鄧玲.湖南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68155
【文章來源】:中北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3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古箏構(gòu)造樂器的形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音色的優(yōu)劣,由聲音的四個要素(音高、音長、音強、音色)表現(xiàn)出來
3一些古箏內(nèi)部的紋理
圖 4.2.1 觸弦位置即義甲與琴弦接觸面的縱向深度,觸弦深度的變化影響著聲深淺在整個義甲的四分之一左右,過深的入弦會導致聲音沉悶淺的入弦會使聲音較虛、發(fā)音單薄。當然,觸弦的深度也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傳統(tǒng)南音器樂化發(fā)展的思考——以何占豪南音題材交響作品為例[J]. 吳雅蓉.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7(01)
[2]淺析古箏演奏的力度掌握訓練[J]. 西明瑞. 黃河之聲. 2016(02)
[3]鋼琴伴奏對中國樂器演奏的重要意義[J]. 劉彭. 當代音樂. 2015(24)
[4]何占豪古箏作品藝術探微[J]. 陳愛娟. 藝苑. 2014(04)
[5]古箏協(xié)奏曲《陸游與唐婉》的演奏分析[J]. 鮑曉媛. 齊魯藝苑. 2013(05)
[6]交響南音探索歷程及對古樂現(xiàn)代化的思考[J]. 何占豪. 藝術評論. 2013(06)
[7]中國古代音樂文化對何占豪音樂創(chuàng)作的影響[J]. 王安潮. 鎮(zhèn)江高專學報. 2012(03)
[8]越劇《陸游與唐琬》意蘊解讀[J]. 沈亞圓. 戲劇之家(上半月). 2012(05)
[9]試論古箏演奏中音色的體現(xiàn)[J]. 劉瑤.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11(03)
[10]琉璃亦闌珊——在現(xiàn)代古箏音樂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點滴思索[J]. 陶一陌. 人民音樂. 2011(08)
碩士論文
[1]古箏協(xié)奏曲《陸游與唐婉》研究與演奏分析[D]. 楊雅楠.西北師范大學 2016
[2]試論如何在古箏演奏中獲得理想的音色[D]. 任藝.吉林藝術學院 2011
[3]何占豪古箏藝術特色研究[D]. 倪蕾.上海音樂學院 2010
[4]新時期古箏藝術的創(chuàng)新及其文化審美屬性[D]. 崔潔.山東大學 2010
[5]論古箏演奏技法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D]. 鄧玲.湖南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681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32681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