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音樂作品中音色的作用和價值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4-09-16 20:29
摘要:作為一種"強調(diào)聲音華彩優(yōu)美、體現(xiàn)高難技巧的發(fā)聲唱法",美聲唱法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本文從美聲唱法中音色的基本含義出發(fā),主要探討了美聲唱法中音色的四個作用,力求音色在美聲唱法中的作用得到盡情發(fā)揮,充分表現(xiàn)美聲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特點,竭力促進美聲唱法的傳播。
關鍵詞:美聲音樂作品,音色,作用,價值,分析
美聲唱法中的音色是在深呼吸的支持與準確共鳴點的基礎上發(fā)出的,另外它還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以及寬泛的外延,不同的美聲音色能夠形成美聲歌唱藝術中不同的審美特征,準確的美聲音色的把握及運用可以將美聲作品中的音樂形象刻畫得更加清晰,同時也會增強歌唱的感染力。美聲音色對于美聲唱法發(fā)揮著不小的作用。對于美聲作品而言,優(yōu)美、豐富的音色是塑造音樂形象,體現(xiàn)各種作品風格的橋梁。
一、塑造典型豐富的音樂形象
塑造音樂形象的手段多種多樣,除了力度、速度、和聲織體之外,最重要的表現(xiàn)手段是音色。在美聲作品中,音色能夠塑造鮮明的音樂形象,刻畫不同的人物性格。
第一,不同的美聲音色能夠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一般來說,多用花腔女高音音色來塑造年輕、活潑的女性形象;多用抒情女高音音色來塑造端莊的貴族夫人形象;多用女中音音色來塑造黑人仆人形象或者中年婦女形象;多用男高音如小號一般明亮的金屬音色來塑造年少有為的英雄形象;多用渾厚的男中音音色或者男低音音色來塑造狡猾的、老謀深算的老頭形象。
美聲演唱者也可以通過運用聲樂技巧將音色變得或明亮、或暗淡、或華麗、或蒼老,以此來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例如在舒柏特的經(jīng)典藝術作品《魔王》中,作品通過歌唱者變換的聲音色彩來演繹,分別體現(xiàn)了魔王、敘述者、父親及孩子四種不同的音樂形象,展示出了充滿戲劇性的情節(jié)。演唱者大多為男中音,他們通過使用胸腔共鳴和口腔共鳴的方法來調(diào)節(jié)音色,分別用怪聲音色演繹了兇殘無比的老魔王、以清亮而有激情的音色塑造了故事人、通過深沉柔和的音色描繪了父親、借助驚慌的童聲音色凸顯了小孩子。
第二,不同的美聲音色還能塑造相同的音樂形象,還以歌劇《茶花女》為例,曾經(jīng)擔任此部歌劇女主角的阿爾巴尼亞女高音歌唱家茵瓦·穆蘭對維奧萊塔這個角色進行的評價,足以證明了上述的論斷:“維奧萊塔需要有三種嗓音:一種是花腔,就像第一幕里的宮廷場景;一種是抒情性的,因為第二幕里她的精神狀態(tài)已經(jīng)完全變了,她要為她的愛情做出巨大的犧牲,她的聲音開始有了色彩上的變化;而后來她內(nèi)在的力量在第三幕才體現(xiàn)出來,她在終曲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控制力,和精神上的自我犧牲和燃燒,在歌劇里是獨一無二的。精神上的和聲音上的演進和變化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將其稱為三種不同的聲本文由筆耕文化傳播www.bigengculture.com收集整理音,而我認為,我是在用三種不同的聲音色彩去詮釋這三種不同的情景。”
第三,相同聲部的美聲音色也能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從細微的音色變化中我們能夠看出不同的人物性格。例如:在《藝術家生涯》中塑造管家女仆和咪咪兩個音樂形象時,盡管二者都是由美聲女高音歌唱家來演唱的,但是在音樂形象的塑造上卻有很大的差別,前者的美聲音色靈活、明亮,塑造出了活潑的管家女仆的形象,而后者的美聲音色卻是柔和而含蓄的,此外后者的氣息要比前者的氣息用量更多一些,這充分塑造出善良、溫和、因病魔纏身而弱不禁風的咪咪的人物形象。
音色是音響藝術中比較常用的表現(xiàn)工具,在美聲唱法中常常用于塑造作品中的音樂形象,不同的美聲音色能夠塑造不同的或者相同的音樂形象,相同聲部的美聲音色也能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美聲音色在音樂形象的塑造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表現(xiàn)作用。
二、展現(xiàn)多樣的作品風格
不同的美聲音色體現(xiàn)著不同風格的美聲音樂作品,它們體現(xiàn)出深愛與愁恨,歡喜與悲傷,激勵與嘲諷,輕浮與厚重等多種作品內(nèi)涵。在美聲作品中,我們不能通過明亮、華麗的聲音來演繹充滿悲傷的歌曲,同樣也不能采用沉重、暗澀的聲音來表達愛情歌曲中的美好,這就如同我們不能用綠色去描畫寒冷的冬天,或者用灰色去描畫生機盎然的春天一樣,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需要選擇不同的音色來表現(xiàn)。
首先,我們以《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例,它是中國大型歷史題材作品主題曲的典范之作之一,其主題鮮明、氣勢磅礴、悲涼滄桑,為全劇奠定了感情基礎,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創(chuàng)作手法雖然采用的是中國古典音調(diào)方式,但卻是用西方美聲唱法來演繹的,演唱者為我國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楊洪基,他的聲音特點是:音域?qū)拸V,音色雄渾老成、醇厚而通透,具有明顯的英雄性,感情深沉而熱烈,他將自己獨特的男中音音色特點發(fā)揮到極致,表現(xiàn)出作品悲壯慨嘆、大氣卻委婉的音樂神韻,充滿了古樸的氣息,給人一種曠達超脫的感覺,將“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這一宏大的歷史畫面以及典型的人物形象描繪的惟妙惟肖,充分體現(xiàn)出了歷史的、厚重的音樂作品風格。
其次,我們發(fā)現(xiàn),在表現(xiàn)愛情作品時,作品選用的演繹者大多為抒情女高音。以藝術歌曲《圍繞著我崇拜的人兒》為例,此曲用美妙的旋律描繪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在微風中凝視著自己心愛的人的情景。用抒情女高音來演唱此作品是恰如其分的,因為其音色輕柔而又舒展,平滑而不失圓潤,行腔連貫,適合細膩情感的表達,以此來表現(xiàn)作品中人物的多種情緒。演唱時,歌唱家能夠感情充沛地將姑娘的那種愛慕、崇拜、幸福的心情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試想,如果作品選用戲劇女高音或者花腔女高音來演唱,那作品中安詳、靜謐、溫和的氛圍勢必會被破壞,而用抒情女高音來演繹,則凸顯了17、18世紀藝術歌曲的高雅、清新、沉靜、深入的特質(zhì)以及不需強力對照和戲劇性的音樂作品風格。
最后,我們再以一首家喻戶曉的美聲作品《多情的土地》進一步闡釋音色對音樂作品風格表現(xiàn)的作用。這首歌曲是由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首次演唱的,她的音色豐滿、柔美,充滿熱情,她一次又一次深情地演唱著“我深深地愛著你,這片多情的土地……”,我們能從歌唱家渾厚的歌聲中感受到她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對撫育自己的成長的祖國的感恩之情,并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與希望。女中音的音色雖然沒有女高音的音色那樣清澈、明朗、高亢、華麗而有光彩,但是正是因為它的厚重感才使作品更具豐滿的魅力,讓人們感受到它醇厚的美,在這首作品中,女中音音色充分體現(xiàn)了充滿深厚感情的并熱情洋溢的音樂作品風格。
不同的美聲音樂作品有著不同的風格,音色是演繹作品風格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音樂實踐中,我們只有根據(jù)音樂作品的不同風格,進行恰當?shù)囊羯x擇,才能夠深刻、準確、細致地將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表現(xiàn)出來,使音樂作品更加形象生動,音樂風格體現(xiàn)得近乎完美,以此達到更好地詮釋美聲音樂作品的目的。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9019
關鍵詞:美聲音樂作品,音色,作用,價值,分析
美聲唱法中的音色是在深呼吸的支持與準確共鳴點的基礎上發(fā)出的,另外它還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以及寬泛的外延,不同的美聲音色能夠形成美聲歌唱藝術中不同的審美特征,準確的美聲音色的把握及運用可以將美聲作品中的音樂形象刻畫得更加清晰,同時也會增強歌唱的感染力。美聲音色對于美聲唱法發(fā)揮著不小的作用。對于美聲作品而言,優(yōu)美、豐富的音色是塑造音樂形象,體現(xiàn)各種作品風格的橋梁。
一、塑造典型豐富的音樂形象
塑造音樂形象的手段多種多樣,除了力度、速度、和聲織體之外,最重要的表現(xiàn)手段是音色。在美聲作品中,音色能夠塑造鮮明的音樂形象,刻畫不同的人物性格。
第一,不同的美聲音色能夠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一般來說,多用花腔女高音音色來塑造年輕、活潑的女性形象;多用抒情女高音音色來塑造端莊的貴族夫人形象;多用女中音音色來塑造黑人仆人形象或者中年婦女形象;多用男高音如小號一般明亮的金屬音色來塑造年少有為的英雄形象;多用渾厚的男中音音色或者男低音音色來塑造狡猾的、老謀深算的老頭形象。
美聲演唱者也可以通過運用聲樂技巧將音色變得或明亮、或暗淡、或華麗、或蒼老,以此來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例如在舒柏特的經(jīng)典藝術作品《魔王》中,作品通過歌唱者變換的聲音色彩來演繹,分別體現(xiàn)了魔王、敘述者、父親及孩子四種不同的音樂形象,展示出了充滿戲劇性的情節(jié)。演唱者大多為男中音,他們通過使用胸腔共鳴和口腔共鳴的方法來調(diào)節(jié)音色,分別用怪聲音色演繹了兇殘無比的老魔王、以清亮而有激情的音色塑造了故事人、通過深沉柔和的音色描繪了父親、借助驚慌的童聲音色凸顯了小孩子。
第二,不同的美聲音色還能塑造相同的音樂形象,還以歌劇《茶花女》為例,曾經(jīng)擔任此部歌劇女主角的阿爾巴尼亞女高音歌唱家茵瓦·穆蘭對維奧萊塔這個角色進行的評價,足以證明了上述的論斷:“維奧萊塔需要有三種嗓音:一種是花腔,就像第一幕里的宮廷場景;一種是抒情性的,因為第二幕里她的精神狀態(tài)已經(jīng)完全變了,她要為她的愛情做出巨大的犧牲,她的聲音開始有了色彩上的變化;而后來她內(nèi)在的力量在第三幕才體現(xiàn)出來,她在終曲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控制力,和精神上的自我犧牲和燃燒,在歌劇里是獨一無二的。精神上的和聲音上的演進和變化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將其稱為三種不同的聲本文由筆耕文化傳播www.bigengculture.com收集整理音,而我認為,我是在用三種不同的聲音色彩去詮釋這三種不同的情景。”
第三,相同聲部的美聲音色也能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從細微的音色變化中我們能夠看出不同的人物性格。例如:在《藝術家生涯》中塑造管家女仆和咪咪兩個音樂形象時,盡管二者都是由美聲女高音歌唱家來演唱的,但是在音樂形象的塑造上卻有很大的差別,前者的美聲音色靈活、明亮,塑造出了活潑的管家女仆的形象,而后者的美聲音色卻是柔和而含蓄的,此外后者的氣息要比前者的氣息用量更多一些,這充分塑造出善良、溫和、因病魔纏身而弱不禁風的咪咪的人物形象。
音色是音響藝術中比較常用的表現(xiàn)工具,在美聲唱法中常常用于塑造作品中的音樂形象,不同的美聲音色能夠塑造不同的或者相同的音樂形象,相同聲部的美聲音色也能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美聲音色在音樂形象的塑造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表現(xiàn)作用。
二、展現(xiàn)多樣的作品風格
不同的美聲音色體現(xiàn)著不同風格的美聲音樂作品,它們體現(xiàn)出深愛與愁恨,歡喜與悲傷,激勵與嘲諷,輕浮與厚重等多種作品內(nèi)涵。在美聲作品中,我們不能通過明亮、華麗的聲音來演繹充滿悲傷的歌曲,同樣也不能采用沉重、暗澀的聲音來表達愛情歌曲中的美好,這就如同我們不能用綠色去描畫寒冷的冬天,或者用灰色去描畫生機盎然的春天一樣,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需要選擇不同的音色來表現(xiàn)。
首先,我們以《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例,它是中國大型歷史題材作品主題曲的典范之作之一,其主題鮮明、氣勢磅礴、悲涼滄桑,為全劇奠定了感情基礎,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創(chuàng)作手法雖然采用的是中國古典音調(diào)方式,但卻是用西方美聲唱法來演繹的,演唱者為我國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楊洪基,他的聲音特點是:音域?qū)拸V,音色雄渾老成、醇厚而通透,具有明顯的英雄性,感情深沉而熱烈,他將自己獨特的男中音音色特點發(fā)揮到極致,表現(xiàn)出作品悲壯慨嘆、大氣卻委婉的音樂神韻,充滿了古樸的氣息,給人一種曠達超脫的感覺,將“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這一宏大的歷史畫面以及典型的人物形象描繪的惟妙惟肖,充分體現(xiàn)出了歷史的、厚重的音樂作品風格。
其次,我們發(fā)現(xiàn),在表現(xiàn)愛情作品時,作品選用的演繹者大多為抒情女高音。以藝術歌曲《圍繞著我崇拜的人兒》為例,此曲用美妙的旋律描繪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在微風中凝視著自己心愛的人的情景。用抒情女高音來演唱此作品是恰如其分的,因為其音色輕柔而又舒展,平滑而不失圓潤,行腔連貫,適合細膩情感的表達,以此來表現(xiàn)作品中人物的多種情緒。演唱時,歌唱家能夠感情充沛地將姑娘的那種愛慕、崇拜、幸福的心情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試想,如果作品選用戲劇女高音或者花腔女高音來演唱,那作品中安詳、靜謐、溫和的氛圍勢必會被破壞,而用抒情女高音來演繹,則凸顯了17、18世紀藝術歌曲的高雅、清新、沉靜、深入的特質(zhì)以及不需強力對照和戲劇性的音樂作品風格。
最后,我們再以一首家喻戶曉的美聲作品《多情的土地》進一步闡釋音色對音樂作品風格表現(xiàn)的作用。這首歌曲是由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首次演唱的,她的音色豐滿、柔美,充滿熱情,她一次又一次深情地演唱著“我深深地愛著你,這片多情的土地……”,我們能從歌唱家渾厚的歌聲中感受到她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對撫育自己的成長的祖國的感恩之情,并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與希望。女中音的音色雖然沒有女高音的音色那樣清澈、明朗、高亢、華麗而有光彩,但是正是因為它的厚重感才使作品更具豐滿的魅力,讓人們感受到它醇厚的美,在這首作品中,女中音音色充分體現(xiàn)了充滿深厚感情的并熱情洋溢的音樂作品風格。
不同的美聲音樂作品有著不同的風格,音色是演繹作品風格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音樂實踐中,我們只有根據(jù)音樂作品的不同風格,進行恰當?shù)囊羯x擇,才能夠深刻、準確、細致地將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表現(xiàn)出來,使音樂作品更加形象生動,音樂風格體現(xiàn)得近乎完美,以此達到更好地詮釋美聲音樂作品的目的。
參考文獻:
- [1] 葛田. 發(fā)之于心——歌唱之音色研究[J]. 歌劇. 2011(09)
- [2] 查大林. 中學西用,西學中漸——將中國性格融入中國美聲作品演唱的探索[J]. 藝術科技. 2011(01)
- [3] 沈祺. “《茶花女》對我而言是非常特殊的一部歌劇”——專訪阿爾巴尼亞女高音茵瓦·穆蘭[J]. 歌劇. 2011(03)
- [4] 查大林. 中國性格融入美聲唱法探論[J]. 美育學刊. 2011(01)
- [5] 鄭璐. 試論音色在聲樂演唱中的美學特質(zhì)[J].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6)
- [6] 劉詠紅. 論在歌唱內(nèi)容、情感和風格表達中音色的運用[J]. 大眾文藝. 2010(20)
本文編號:90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90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