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鋼琴作品《杜姆卡》演奏詮釋
本文選題:柴可夫斯基 + 杜姆卡。 參考:《戲劇之家》2016年24期
【摘要】:柴可夫斯基是19世紀(jì)俄羅斯民族音樂(lè)的代表人物,他為本民族音樂(lè)的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xiàn)!抖拍房ā肥遣窨煞蛩够顬閮(yōu)秀的作品之一,這部作品帶有濃郁的俄羅斯風(fēng)味,由悠長(zhǎng)細(xì)膩和熱情快速兩個(gè)不同情緒的部分組成。本文通過(guò)對(duì)其演奏進(jìn)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詮釋這部作品。
[Abstract]:Tchaikovsky i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Russian folk music in the 19th century. He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his own folk music. Dumka is one of Tchaikovsky's most outstanding works, which has a strong Russian flavor. It consists of a long, delicate, and passionate part of two different emo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is work.
【作者單位】: 江漢大學(xué);
【分類(lèi)號(hào)】:J624.1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歡;;淺析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意境[J];黃河之聲;2013年11期
2 劉莎;;論柴可夫斯基鋼琴作品《杜姆卡》中的俄羅斯民族性特征[J];音樂(lè)大觀;2012年11期
3 韓思憧;;淺析德沃夏克鋼琴作品《杜姆卡與富里安特》[J];黃河之聲;2010年06期
4 崔笛;;柴可夫斯基《杜姆卡》音樂(lè)分析[J];大眾文藝;2014年12期
5 夏云;;柴科夫斯基鋼琴曲《杜姆卡》OP.59之核心音調(diào)分析[J];樂(lè)器;2013年04期
6 李禎玉;;管窺柴可夫斯基鋼琴曲藝術(shù)特色——基于《杜姆卡》的分析[J];青年文學(xué)家;2014年14期
7 耿夢(mèng)瑤;;德沃夏克鋼琴三重奏《杜姆卡》演奏詮釋研究[J];大舞臺(tái);2012年11期
8 羅時(shí)東;;淺議德沃夏克的“杜姆卡”鋼琴三重奏和音樂(lè)的民族性[J];音樂(lè)探索;2011年01期
9 呂林燁;;淺談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演奏心得[J];音樂(lè)大觀;2012年09期
10 湛命;;柴可夫斯基《杜姆卡》霍洛維茲錄音版本研究[J];音樂(lè)大觀;2013年01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5條
1 伍煒洲;下行音調(diào)—《杜姆卡》悲傷的靈魂[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5年
2 賈力萌;德沃夏克鋼琴三重奏《杜姆卡》的民族特色[D];江蘇師范大學(xué);2014年
3 張博;柴科夫斯基《杜姆卡》旋律特征分析[D];沈陽(yáng)師范大學(xué);2016年
4 王巍;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藝術(shù)特色及演奏探究[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1年
5 張藝馨;柴可夫斯基鋼琴曲《杜姆卡》的演奏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4年
,本文編號(hào):18147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81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