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劇的集體記憶與倫理認(rèn)同
本文選題:吳念真 + “人間條件”。 參考:《藝苑》2016年04期
【摘要】: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戲劇取材于臺灣本土不同的時代和人群。作者一方面在庶民的生命故事呈現(xiàn)中,通過對歷史事件、地方空間、流行音樂等集體記憶的再現(xiàn),召喚并凝聚觀眾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rèn)同;另一方面,通過對中華傳統(tǒng)情感倫理的傳承,使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不同族群的人傾聽彼此的生命故事,相互了解、溝通和包容,構(gòu)建超越族群和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集體記憶與倫理認(rèn)同。
[Abstract]:Wu Nianzhen's Human condition series is drawn from different times and people in Taiwan. The author, on the one hand, through the reproduction of collective memories of historical events, local space, pop music, etc., in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ommon people's life story, calls upon and condenses the audience's recognition of the land of Taiwan;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motional ethics, people living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Taiwan can listen to each other's life stories, understand each other, communicate and tolerate each other, and construct collective memory and ethical identity that transcend ethnic groups and political ideology.
【作者單位】: 曲阜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分類號】:J805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景戈珍;;吳念真:臺灣念真情[J];語文世界(中學(xué)生之窗);2012年10期
2 周璇;;背后深情 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J];北京觀察;2012年01期
3 桃花石;;重的東西,要輕輕地放——讀吳念真《這些人,那些事》[J];工友;2012年05期
4 余楠;;吳念真 把臺灣一代人留下來[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31期
5 陳濤;;吳念真:拍電影寫小說的“小人物”[J];中國新聞周刊;2012年32期
6 王寅;;永遠(yuǎn)不要騙自己[J];文苑;2012年11期
7 張悅;;臺灣“全能”文化人——吳念真[J];語文世界(中學(xué)生之窗);2012年10期
8 金雯;;吳念真:無用是嚴(yán)酷人生的養(yǎng)分[J];青年博覽;2013年13期
9 許嘉;;吳念真故事:世代各自有風(fēng)景[J];大眾電影;2013年17期
10 累累;;吳念真:兒子會抱著我們哭,那我就成功了[J];分憂;2013年09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趙瑜;吳念真:掌握世俗秘密的人[N];中華讀書報;2011年
2 記者 徐佳;吳念真的光陰故事[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1年
3 南方周末記者 石巖;時間是世道人心最好的試金石[N];南方周末;2012年
4 軼塵(書評人);對人生的重新“設(shè)計(jì)”[N];中國圖書商報;2011年
5 新金融記者 李香玉;淡淡寫出奇美的回憶[N];新金融觀察;2012年
6 南方周末記者 王寅;“你為什么還要來剜我的心呢?”[N];南方周末;2011年
7 漁人;《銀色筆記》與流動的詩意[N];中華讀書報;2014年
8 秋實(shí);嘗遍世間的鹽[N];經(jīng)濟(jì)日報;2014年
,本文編號:20454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04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