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牡丹亭》如何走出國門——以《青春版牡丹亭美西巡回演出2006》剪報冊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青春版《牡丹亭》如何走出國門——以《青春版牡丹亭美西巡回演出2006》剪報冊為例 出處:《戲曲藝術(shù)》201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青春版《牡丹亭》于2006年舉行的美西巡演,取得了轟動效果,并被認(rèn)為可以與1929年梅蘭芳訪美相提并論。本文通過一本內(nèi)部流通的《青春版牡丹亭美西巡回演出2006》剪報冊為例,分析與探討了青春版《牡丹亭》巡演前后的華文媒體、英文媒體的報道及其功能之不同,并分析青春版《牡丹亭》在美西巡演的實(shí)際運(yùn)作,其策略、方案、過程、接受與效果,從而對以戲曲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走出國門提供有益的經(jīng)驗(yàn)。
[Abstract]:Youth version of "Peony Pavilion" in 2006 held in the United States tour, achieved a sensational effect. It is considered to be comparable to Mei Lanfang's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29. This paper takes a newspaper clipping book of the Youth version of Peony Pavilion Mei Xi Tour 2006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hinese media before and after the youth edition Peony Pavilion tour, English media reports and their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analyzes the actual operation, strategy and scheme of the youth edition Peony Pavilion tour in the W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Process, acceptance and effect, thus providing beneficial experience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 to go abroad.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
【基金】:2014年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藝術(shù)學(xué)重大項(xiàng)目《中國文化藝術(shù)“走出國門”戰(zhàn)略與策略研究》成果,批準(zhǔn)號為14ZD06
【分類號】:J8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手頭上的這本剪報冊,正題是英文,名為THEPEONY PAVILION WEST COAST TOUR 2006,下附中文名《青春版牡丹亭美西巡回演出2006》(以下簡稱剪報冊)。由書名可知,這是一本記錄2006年青春版《牡丹亭》美西巡演的剪報冊。這本剪報冊制作較為精良,整本皆為彩色影印,除目錄及章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芳草》(青春版)讀者友情問卷[J];芳草(青春版);2007年06期
2 ;心情花[J];芳草(青春版);2007年09期
3 ;《芳草》青春版寄刊憑證[J];芳草(青春版);2009年06期
4 ;《芳草》青春版珍讀本打造少年作家征稿[J];芳草(青春版);2009年08期
5 ;征稿《芳草》青春版珍讀本打造少年作家[J];芳草(青春版);2009年03期
6 葛遜;;江南正是青春版(外二首)[J];詞刊;2013年04期
7 章燕;排青春版《紅樓夢》心得[J];上海戲劇;2000年10期
8 何西來 ,叢小荷;談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演出及其意義[J];戲劇文學(xué);2005年09期
9 白先勇;;姹紫嫣紅開遍--青春版《牡丹亭》八大名校巡演盛況紀(jì)實(shí)[J];華文文學(xué);2005年05期
10 劉淑麗;;青春版《牡丹亭》印象——兼與陳士爭版比較[J];藝術(shù)百家;2006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周良;;不需要很多“青春版”[A];中國演員(2013年第1期總第31期)[C];2013年
2 胡芝風(fēng);;煥發(fā)戲曲舞臺藝術(shù)的“青春”——青春版《牡丹亭》的藝術(shù)價值和審美導(dǎo)向[A];中國演員(2008年第1期總第1期)[C];2008年
3 吳海肖;;婺劇青春版《穆桂英》[A];中國演員(2012年第6期總第30期)[C];2012年
4 孫偉科;;買盡千秋女兒心——觀青春版昆曲《紅樓夢》[A];中國演員(2011年第2期總第20期)[C];2011年
5 杜春耕;;青春版昆曲《紅樓夢》觀后[A];中國演員(2011年第2期總第20期)[C];2011年
6 計(jì)文君;;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青春版昆曲《紅樓夢》觀感[A];中國演員(2011年第2期總第20期)[C];2011年
7 劉燕妮;;蘭之猗猗 揚(yáng)揚(yáng)其香——觀青春版昆曲《紅樓夢》有感[A];中國演員(2011年第6期總第24期)[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院長 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hù)中心主任 王文章;青春版《牡丹亭》的三重意義[N];中國文化報;2013年
2 傅謹(jǐn) 中國戲曲學(xué)院學(xué)術(shù)委員會主任 教授;青春版《牡丹亭》成功的啟示[N];光明日報;2013年
3 智聯(lián)忠;青春版《清風(fēng)亭》改編從劇本開始[N];中國藝術(shù)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易立權(quán);青春版《牡丹亭》給南充傳統(tǒng)藝術(shù)的啟示[N];南充日報;2010年
5 朱金龍;青春版昆劇為何成功[N];文匯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屈菡 實(shí)習(xí)生 李穎;青春易逝 唯美永恒[N];中國文化報;2011年
7 石巖;青春版《牡丹亭》進(jìn)校園的啟示[N];中國文化報;2014年
8 本報記者 張玨娟邋覃丹;川劇也有“青春版”?[N];四川日報;2008年
9 倪平;“看上去很美”[N];文學(xué)報;2013年
10 萬素;青春版《牡丹亭》熱演海外的思索[N];光明日報;2007年
,本文編號:14294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2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