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貝里尼歌劇《夢游女》中阿米娜的音樂形象與演唱剖析
本文關(guān)鍵詞:論貝里尼歌劇《夢游女》中阿米娜的音樂形象與演唱剖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貝里尼 阿米娜 音樂風格 演唱技巧
【摘要】:《夢游女》是由意大利歌劇作曲家貝里尼創(chuàng)作的一部二幕歌劇,其旋律抒情流暢,歌詞優(yōu)美動聽,是bel canto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歌劇之一。本文通過以歌劇中阿米娜所演唱的詠嘆調(diào)《啊!滿園鮮花凋零》為例,從歌劇的創(chuàng)作背景、旋律特征以及演唱技巧等多個方面,對女主人公阿米娜的音樂形象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與研究。
【作者單位】: 大連外國語大學音樂系;
【關(guān)鍵詞】: 貝里尼 阿米娜 音樂風格 演唱技巧
【分類號】:J617.2
【正文快照】: 貝里尼(Vincenzo Bellini,1801-1835)是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著名的作曲家,他與羅西尼、多尼采蒂并稱為“bel canto”時期的美聲三杰。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共創(chuàng)作了十部歌劇以及大量的藝術(shù)歌曲。貝里尼十分重視音樂與表情的作用,在他的歌劇創(chuàng)作中,詠嘆調(diào)總是富有著極強的旋律性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雪暉;;貝里尼聲樂作品中的旋律特征[J];人民音樂;2013年10期
2 王佳豆;;貝里尼式旋律的浪漫主義憂郁色彩——詠嘆調(diào)《我孤零零的一個人》(選自歌劇《滕達的貝亞特里切》)[J];北方音樂;2014年05期
3 趙璐璐;;淺析貝里尼女高音詠嘆調(diào)的藝術(shù)特色——以歌劇《夢游女》選段《啊,怎么能夠相信》為例[J];藝術(shù)研究;2009年02期
4 白燕編;美聲歌劇及其它[J];中國音樂;1988年01期
5 楚小利;;淺談貝里尼、多尼采蒂與羅西尼在風格上的差異[J];大眾文藝;2011年03期
6 馮力斌;眷顧、崇尚旋律的大師——貝里尼——兼析歌劇《諾爾瑪》的藝術(shù)特色[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7 陳雙雙;;貝里尼歌劇的音樂創(chuàng)作特征——以歌劇《夢游女》中兩首詠嘆調(diào)為例[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年05期
8 ;貝里尼(1801—1835)[J];黃河之聲;2007年24期
9 楚小利;;論羅西尼、貝里尼、多尼采蒂時期的聲樂風格特征及對后世意大利歌劇的影響[J];大家;2011年10期
10 張立勤;;水晶、音頻、水[J];人民公安;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匯溪;貝里尼的榮耀“復活”[N];音樂周報;2014年
2 記者 李增亮 實習生 李一川;金銀煥等會見意大利客人[N];山西日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施繼圣;貝里尼《清教徒》女主人公艾爾薇拉的形象塑造分析及聲樂演繹探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2年
2 謝艷娟;貝里尼歌劇旋律特征與《清教徒》中艾爾維拉兩首詠嘆調(diào)的演唱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16年
3 張媛媛;貝里尼歌劇《清教徒》中艾爾維拉詠嘆調(diào)的演唱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吳林鍇;貝里尼與多尼采蒂歌劇中男高音唱段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林利;貝里尼歌劇女高音詠嘆調(diào)的藝術(shù)特征及演唱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6年
6 梁譯元;試論19世紀上半葉意大利浪漫主義歌劇對美聲唱法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徐德貞;肖邦鋼琴音樂與貝里尼歌劇音樂共性特征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646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6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