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在路上》中主人公的本真追求
發(fā)布時間:2017-10-03 09:20
本文關(guān)鍵詞:論《在路上》中主人公的本真追求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本真 常人 本真追求 《在路上》
【摘要】:二戰(zhàn)后美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精神卻陷入了荒原中。值此之際,垮掉一代開始崛起。杰克·凱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作為時代的吶喊,喚起了人們對自由精神追求的決心。本文以海德格爾的巨作《存在與時間》中的兩個重要概念—本真與非本真的概念來分析《在路上》中的兩個主角迪恩與薩爾的本真追求。 本文中本真追求主要指一個人選擇自我并不斷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性。迪恩是本小說的主角之一。他的本真存在的體現(xiàn),如他對物質(zhì)主義,強權(quán)的反叛,對自然主義的崇拜,體現(xiàn)了他對生活的探索以及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迪恩本真存在的原因是他從小受常人思想的影響比較少,他在路上出生,在街上成長,形成了他自由生活的態(tài)度。迪恩的這種本真存在對當時社會來說是一個反叛,但他的存在卻為人們提供了新一種生活方式的可能,那就是選擇自由生活并探索生命的種種可能性。薩爾是小說另一主角。由于中產(chǎn)階級的生活的厭倦,薩爾開始了其本真追求之旅。他開始對墨西哥人與黑人的生活向往,對常人忙忙碌碌為錢奔波的人生開始厭倦。但常人的引誘安定作用一直伴隨著他,再加上旅途中的疲憊以及生存能力的薄弱,讓他重新跌入了常人的生活中。 通過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的結(jié)論是,本真可貴卻不易得。沉淪在世的人能夠聽到良知呼喚的少之又少,聽到本真呼喚并且能夠果斷下定決心本真存在的人可算一個英雄。一個本真存在的人必須擺脫常人的誘惑以及適應本真存在的孤獨。迪恩有堅定的決心不斷追求本真,其在世存在也體現(xiàn)著本真存在,所以他是一個處于人生最高境界的人,他自由的生活方式以及不斷探索生命的可能性是一種本真的體現(xiàn)。常人在世無處不顯示著它的獨裁性與控制性,出生于中產(chǎn)階級的薩爾,相比迪恩來說,,更不容易擺脫常人的影響與控制,但他卻一路追隨迪恩追求本真的存在,并且盡他所能努力本真地生活,雖然最后由于一些原因放棄了本真追求之路,但他追求本真的勇氣可嘉。
【關(guān)鍵詞】:本真 常人 本真追求 《在路上》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712.074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20
- 1.1 Jack Kerouac and On the Road11-13
- 1.2 The Beat Generation and Its Existentialism Values13-15
- 1.3 Literature Review15-20
- Chapter 2 Heidegger’s Existential Theory on Authentic Being20-27
- 2.1 Authenticity and Inauthenticity20-22
- 2.1.1 Differentiate Authenticity and Inauthenticity21-22
- 2.2 The They22-25
- 2.2.1 Ways of Being of the They22-24
- 2.2.3 Temptation and Tranquillization of the They24-25
- 2.3 How to Be Authentic Being25-27
- Chapter Three Dean’s Authentic Being27-43
- 3.1 Dean’s Authentic Life27-38
- 3.1.1 Rebelling Against the Materialism28-29
- 3.1.2 Rebelling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Morality Especially Marriage29-32
- 3.1.3 Rebelling Against the Authority32-33
- 3.1.4 Worshipping the Naturalism33-34
- 3.1.5 Pursuit of IT34-35
- 3.1.6 Being-Toward-Death35-38
- 3.2 The Reasons Why Dean Can Become an Authentic Being38-42
- 3.2.1 Dean’s Family Background39-41
- 3.2.2 Dean’s Life in the Jail41-42
- 3.3 The Significance of Dean’s Being Authenticity42-43
- Chapter 4 Sal’s Half-Way Pursuit of Authenticity43-56
- 4.1 Reasons Why Sal Is on the Road44
- 4.2 Sal’s Authenticity on the Road44-49
- 4.2.1 Sal’s Wish of Becoming a Mexican or a Negro45-46
- 4.2.2 Detesting the Police46-47
- 4.2.3 Rebelling Against the Materialism47-48
- 4.2.4 Defending Dean48-49
- 4.3 The Confliction Between Inauthenticity and Authenticity49-52
- 4.3.1 Marriage, Love and Sex49-51
- 4.3.2 Friendship51-52
- 4.4 The Reasons Why Sal Goes Back to the They52-54
- 4.4.1 The Seduction of Tranquilization of the They52-53
- 4.4.2 The Weak Ability to Make a Living on the Road53-54
- 4.5 Conclusion54-56
- Chapter 5 Summary56-59
- BIBLIOGRAPHY59-62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 Degree62-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吳榮蘭;;浪漫之夢的幻滅——《在路上》解構(gòu)主義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11期
2 趙一凡;“垮掉的一代”述評[J];當代外國文學;1981年03期
3 吳靜;;《在路上》中的自我實現(xiàn)[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8期
4 潘春霖;胡俐;;《在路上》中“垮掉的一代”的反叛與追求[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楊壽堪;可能性高于現(xiàn)實性──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一個基本觀念[J];人文雜志;1998年05期
6 肖明翰;;垮掉一代的精神探索與《在路上》的意義[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王元陸;“垮掉”精神管窺──評析《在路上》的主人公狄安·莫里亞蒂[J];武漢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本文編號:9643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96438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