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認知語言學視角分析《悲慘世界》中冉阿讓內心描寫的圣經隱喻
發(fā)布時間:2017-09-30 02:31
本文關鍵詞:從認知語言學視角分析《悲慘世界》中冉阿讓內心描寫的圣經隱喻
更多相關文章: 認知語言學 概念隱喻 《悲慘世界》 圣經隱喻
【摘要】:隱喻是一種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自亞里士多德以來,隱喻研究經歷了不同階段的理論發(fā)展。傳統(tǒng)隱喻觀認為,隱喻是一種修辭現(xiàn)象,用以修飾和美化語言。而現(xiàn)代隱喻理論認為,隱喻更是一種重要的認知現(xiàn)象,是研究語言與認知,即認知語言學研究的重要窗口。認知語言學旨在通過認知研究解釋語言的本質和現(xiàn)象,是當今語言學研究的前沿學科之一。 本文共分為四章內容,以第一章認識隱喻與隱喻理論概覽為開始,第二章重點闡述認知語言學的認知語言觀以及概念隱喻觀。為了深入研究隱喻、語言與認知問題,本文第三章以認知語言學與概念隱喻的重要理論為基礎,分析和研究雨果所著《悲慘世界》中主人公冉阿讓內心描寫片段所采用的兩個突出的圣經隱喻-雅各與上帝的毗努伊勒之跤與“光”的概念隱喻。通過篇章分析,認知語言學對隱喻的認知與語言解釋能力得到進一步證實,同時,隱喻對認知的語言表達特點也得到更為深入的探討。因此,在第四章中,本文扼要總結本論文中認知語言學與認知隱喻學的研究價值,如語言教學與文化交流價值,同時也期待引起更多讀者對此研究的興趣。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 概念隱喻 《悲慘世界》 圣經隱喻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565.074
【目錄】:
- REMERCIEMENTS4-5
- 摘要5-6
- Resume6-8
- Introduction8-10
- Chapitre 1 Connaissance de la metaphore10-20
- 1.1 Definition de la metaphore10-12
- 1.2 Apercu des theories de metaphore12-16
- 1.2.1 L'idee d'Aristote12-13
- 1.2.2 Theorie de comparaison et de substitution13-15
- 1.2.3 Theorie d'interaction15-16
- 1.3 Theorie metaphorique cognitive16-20
- Chapitre 2 La metaphore conceptuelle et la linguistique cognitive20-34
- 2.1 Les fondements de la linguistique cognitive20-22
- 2.1.1 Fondement psychologique21
- 2.1.2 Fondement philosophique21-22
- 2.2 La connaissance de la linguistique cognitive:langue et pensee22-29
- 2.2.1 La pensee et les signes23-25
- 2.2.2 La pensee et le lexique25-29
- 2.3 Langue, pensee et metaphore29-34
- Chapitre 3 L'analyse linguistique cognitive de metaphores bibliques dans Les Miserables34-52
- 3.1 La metaphore biblique et Les Miserables35-38
- 3.2 L'analyse linguistique cognitive des exemples38-49
- 3.2.1 Le dernier combat de Jean Valjean38-43
- 3.2.2 La metaphore de la lumiere43-49
- 3.3 Conclusion49-52
- Chapitre 4 La valeur de l'etude metaphorique dans le domaine de la linguistique52-55
- Conclusion55-57
- Bibliographie57-59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洪波;胡曉;;以身體部位隱喻為例論隱喻的翻譯[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2 胡河寧;;組織意象圖式中的組織傳播隱喻[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3 張志宏;董粵章;;習語演進的認知詮釋[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4 高玲玲;;視覺動詞SEE語義演變的認知語用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尹丕安;李健;延宏;;基于效應決策模式的認知言語交際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楊增宏;;甲骨文會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7 王揚;語用預設的特征及其認知闡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姜_,
本文編號:9456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94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