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金枝》中的神話-儀式學說
本文關(guān)鍵詞:論《金枝》中的神話-儀式學說
【摘要】:在史密斯將神話與儀式進行了初步聯(lián)系的基礎上,弗雷澤在《金枝》中對神話與儀式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索。以植物神觀念、"神王"理論和"殺王"儀式為基礎,弗雷澤松散地闡述了以王為中心和以神為中心的兩種神話-儀式理論,同時也流露出神話與儀式相互說明、神話解釋儀式、儀式表演神話等關(guān)于神話與儀式之間關(guān)系不確定性的看法。弗雷澤對神話與儀式關(guān)系這種松散多樣的闡釋,為后來儀式論者的探索和超越提供了多維的視角啟示和參照,并為神話-儀式理論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湖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guān)鍵詞】: 弗雷澤 《金枝》 神話-儀式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多民族文學的共同發(fā)展研究》(11&ZD104) 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劍橋神話-儀式學派對中國神話學的影響研究》(12C0047)
【分類號】:I561.077
【正文快照】: 透過儀式理解神話是一種典型的神話研究的外部方法,它將神話的起源、意義、本質(zhì)與儀式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強調(diào)神話與儀式之間存在著必然聯(lián)系,是神話-儀式理論區(qū)別于其他神話理論如心理分析、結(jié)構(gòu)主義等理論的主要基點。這種將神話的理解與儀式聯(lián)系在一起的神話研究方法,最初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曼;;弗雷澤在中國的接受與傳播[J];求索;2012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立;太陽崇拜與中國古人生命悲劇意識——從日暮黃昏意象談起[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
2 易小松;月亮神話的文化之謎[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寧智鋒;;密枝節(jié)祭祀起源模式與話語維護[J];貴州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4 蔣萍;;《說文》“日”部字的文化闡釋[J];桂林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5 彭修銀,齊靜;東方美學原始意象的表現(xiàn)形態(tài)[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6 朱鐵軍;葉貴霞;;中國遠古神話女性對古代戲曲小說女性造像的影響[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段君;齊昕;;淺談中西月亮神話[J];海外英語;2011年07期
8 葉舒憲;神話的意蘊與神話學的方法[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9 董雪靜;《詩經(jīng)》東門戀歌與周代禮俗[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10 盛競凌;;“四十八勾”與土家人的太陽崇拜意識[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曉婭;;童話世界的隱喻——詩集《燕子歇腳的地方》另一種解讀[A];徐俊國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偉;文化翻譯視野下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2 黃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學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澤兵;讖緯敘事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向柏松;中國創(chuàng)世神話形態(tài)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5 艾娣雅·買買提;文化與自然:維吾爾傳統(tǒng)生態(tài)倫理研究[D];新疆大學;2003年
6 金海;蒙古神話的文化解讀[D];內(nèi)蒙古大學;2005年
7 陳蜀玉;《文心雕龍》法語全譯及其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8 王大橋;中國語境中文學研究的人類學視野及其限度[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賀苗;日常思維生成機制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10 彭維斌;中國東南民間信仰的土著性[D];廈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麗;黔東南《苗族古歌》“數(shù)字”原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古麗娜孜·包吾肯;哈薩克幻想故事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3 王慧娟;《文心雕龍》文體論的文化意義及其現(xiàn)代價值[D];山東大學;2011年
4 葉婷;文化學視域下的伏羲女媧與亞當夏娃比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5 吳寶成;郭o旒捌洹逗鏵幪檬費芯縖D];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
6 孫大林;曹禺早期劇作的命運觀念研究[D];青島大學;2003年
7 金學品;D.H.勞倫斯的神話情結(jié)及其文化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紀曉建;《楚辭》《山海經(jīng)》神話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仇春燕;論北歐神話中的生死意境[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郭麗;彝語支民族“洪水神話”解讀[D];四川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戶曉輝;關(guān)于文學人類學的批評與自我批評[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曲風;圖騰:古代神話還是現(xiàn)代神話?[J];河池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弗雷澤 ,葉舒憲;造人神話[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J.G.弗雷澤;閻云翔;龔小夏;;社會人類學界說[J];山茶;1987年02期
5 詹姆斯·喬治·弗雷澤,呂靜;原始宗教中的靈魂不滅[J];史林;1991年01期
6 蕭兵;;“啟代益作后”:原始社會末期的一場沖突——學習恩格斯名著,試解《天問》難句[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78年03期
7 葉舒憲;;文學人類學的中國化過程與四重證據(jù)法——學術(shù)史的回顧及展望[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年06期
8 徐新建;文學人類學:中西交流中的兼容與發(fā)展[J];思想戰(zhàn)線;2001年04期
9 G·弗雷澤;姬增錄;;寡婦沉默習俗[J];民族譯叢;1986年05期
10 彭兆榮;再尋“金枝”——文學人類學精神考古[J];文藝研究;1997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駱曉飛;《金枝》與文學人類學[D];蘭州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佚名;;從《金枝》看國王之死[J];閱讀與寫作;2006年06期
2 李園;;史詩與科學的藝術(shù)結(jié)合——試析查爾斯·弗雷澤《冷山》[J];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S1期
3 楊華榮,馮憲光;穿越時光的旅程——《冷山》文本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
4 金學品;;神話與救贖——試論《金枝》對勞倫斯小說的影響[J];棗莊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查一路;;沒有人能救下一只羊[J];時代青年(哲思);2007年01期
6 常如瑜;;關(guān)于阿伽門農(nóng)的性格——歐里庇德斯戲劇《在奧利斯的伊菲革涅亞》中的阿伽門農(nóng)[J];滄桑;2009年05期
7 俞曉紅;《金枝》說解[J];云南藝術(shù)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8 弗雷澤;童煒鋼;;《舊約》中的民俗[J];書城;2011年01期
9 黃薇澈;;神話的回歸——論勞倫斯的中篇小說[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10 潘倩菲;;從《金枝》所想到的——中西戲劇結(jié)局背后的文化意蘊[J];中文自學指導;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葉舒憲;文學中的災難與救世[N];文藝報;2008年
2 丁力;殺神與殺王[N];經(jīng)濟觀察報;2010年
3 楊蘭琴;“冷山”不冷愛所致和平玫瑰別樣紅[N];中國保險報;2004年
4 葉舒憲;典范轉(zhuǎn)移:從民族文學到文學人類學[N];文藝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王胡;大衛(wèi)·哈爾獲品特獎[N];中華讀書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榮榮;查爾斯·弗雷澤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意識在《冷山》中的體現(xiàn)[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2 尹虹;冷山的呼喚[D];湖南大學;2012年
3 高曉靜;《冷山》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D];山東大學;2011年
4 張阿娜;《蠅王》的神話原型解讀[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守波;勞倫斯小說神話原型簡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袁曦;《傷心咖啡館之歌》的互文性解讀[D];重慶大學;2006年
7 田娟;《冷山》中的人類主題性關(guān)注[D];四川大學;2006年
8 劉偉;想象與關(guān)懷[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立群;《荒原》中死亡與復活的主題[D];吉林大學;2004年
10 李彩虹;流亡與探求的追尋之旅[D];西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714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87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