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作家大庭美奈子的創(chuàng)傷敘事
本文關鍵詞:日本女作家大庭美奈子的創(chuàng)傷敘事
更多相關文章: 大庭美奈子 創(chuàng)傷記憶 日本文學
【摘要】:日本現(xiàn)代女作家大庭美奈子少年時代身處戰(zhàn)亂,親歷廣島遭襲原子彈及災區(qū)救援,這些經(jīng)歷帶給作家的是對生命的痛徹體悟和文化思考,及對日本官方史觀的反思和質疑?v觀大庭文學,作家對廣島原爆及戰(zhàn)亂創(chuàng)傷記憶的講述和對人物個體生存中創(chuàng)傷經(jīng)歷的敘寫是其作品文本敘事的兩大主題。
【作者單位】: 外交學院外語系;
【關鍵詞】: 大庭美奈子 創(chuàng)傷記憶 日本文學
【分類號】:I313.06
【正文快照】: 日本現(xiàn)代女作家大庭美奈子出生于20世紀30年代,少年時代起便身處戰(zhàn)亂,14歲時目睹廣島遭襲原子彈并在兩周后被召集赴廣島災區(qū)救援。作家日后在談及這段經(jīng)歷時曾說:“當時目睹到的是語言無法言說的原子彈爆炸受害者的慘狀,它們縈繞了我一生,成為我潛意識里時常浮現(xiàn)的意象”[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陶家俊;;創(chuàng)傷[J];外國文學;2011年04期
2 師彥靈;;再現(xiàn)、記憶、復原——歐美創(chuàng)傷理論研究的三個方面[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詩澤;;軀體:新的詩歌話語建構——新時期女性主義詩歌的性別突圍[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2 黃燕;;男權社會的別傳——畢飛宇“女性敘事文學”的另類解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3 張英雪;;英國資本主義的崛起與女性意識覺醒之關聯(lián)——重讀《簡·愛》[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4 汪楊;;秘密花園的文化敘事——論世紀之交中國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寫作”[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5 吳春;;中國女性個人化寫作的困境和突圍——從反思陳染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歷程談起[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6 趙婧;;“雌雄同體”:杜拉斯一生的詮釋[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7 邵萍萍;廖小云;;淺析《化身博士》的敘事技巧[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8 徐天戍;;當代美國女權主義文學批評概觀[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9 劉明明;;書信體小說的獨特敘事魅力[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10 張曉燕;;茜莉的再生——《紫色》中的婦女主義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紅艷;徐曉杰;;修辭性敘事理論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王艷芳;;從性別對抗到多元化書寫——論新世紀女性寫作的新走向[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王艷芳;;從性別對抗到多元化書寫——論新世紀女性寫作的新走向[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6)[C];2006年
4 汪美瓊;;《威尼斯商人》中鮑西亞的女性主義解讀[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5 湯瑤;;《蠅王》男權社會里被沉默的女性聲音[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武沛;;徘徊于兩性之間的美——解讀藝術作品中“中性”身體的符號[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8年
7 高永亮;;社會轉型期的網(wǎng)絡媒介敘事:情緒宣泄與利益訴求的表達[A];新聞學論集(第24輯)[C];2010年
8 陸興忍;;后學語境下女性日常生活敘事話語權威的建構[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10年卷)——文學理論前沿問題研究[C];2010年
9 高鴻萍;;論變態(tài)心理在女性創(chuàng)作中的審美品格[A];性與性別研究(第2輯)——性別的觸角[C];2011年
10 荒林;;鄭敏詩歌:女性現(xiàn)代性文本[A];鄭敏詩歌研究論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慶紅;性、政治與詩歌理念[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付明端;從傷痛到彌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李言統(tǒng);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5 傅美蓉;從反再現(xiàn)到承認的政治[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呂敏宏;手中放飛的風箏[D];南開大學;2010年
7 郭星;二十世紀英國奇幻小說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王志萍;當代新疆文學的性別書寫及其文化內(nèi)涵[D];南開大學;2010年
9 劉波;“第三代”詩歌論[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李振;延安《解放日報》中的性別與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樹軍;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說情愛敘事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青;延安時期女性文學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沈敏;20世紀60年代至今美國電影中的女性主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周玉英;陳染小說創(chuàng)作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高佳;自我發(fā)現(xiàn)歷程—《藻海無邊》與《野草在歌唱》中的身份危機[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周靚;《庫科茨基醫(yī)生的病案》的藝術世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劉淑玲;從敘事學角度看譯者在小說翻譯中的角色[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劉雪花;論《白鯨》中人與自然的關系[D];湘潭大學;2010年
9 黃必輝;從《帕梅拉》看塞繆爾·理查遜的女性觀[D];湘潭大學;2010年
10 顧白雪;20世紀90年代中韓女性文學追求及創(chuàng)作手法比較論[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林慶新;;創(chuàng)傷敘事與“不及物寫作”[J];國外文學;2008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景侖;;光輝四射[J];含笑花;2014年01期
2 侯冬梅;肖霞;;全球化視野下大庭美奈子文學中的女性突圍與建構[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3 村上春樹;;何謂自己[J];文苑(經(jīng)典美文);2013年09期
4 田鳴;;日本女作家大庭美奈子的文學世界[J];芒種;2013年08期
5 侯冬梅;;大庭美奈子“亡命文學”中的主題和敘事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6 柴紅梅;;大庭武年偵探小說與大連之關聯(lián)——以《小盜兒市場殺人》為例[J];學術交流;2010年06期
7 侯冬梅;李文彬;;游走在美國社會邊緣的孤獨靈魂——《三只蟹》之女性主義思想解讀[J];世界文學評論;2011年01期
8 大庭,
本文編號:838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838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