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譜家譜族譜及其他”:第18屆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年會綜述
本文關鍵詞:“年譜家譜族譜及其他”:第18屆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年會綜述
更多相關文章: 傳記文學 家譜 大學外語 傳記作品 譜牒學 關系研究 年會 族譜 大學英語 北京大學
【摘要】:正"傳記作品浩如煙海,而離譜的傳記比比皆是。原因之一,可能由于傳記作者忽略了傳家的基本功——年譜家譜族譜的編撰訓練。譜系之功大矣,尼采、福柯用之以顛覆傳統(tǒng)的史學。梁啟超更是強調:‘年譜之效用,時極宏大。’但時至今日,譜牒學研究,特別是譜牒學與傳記文學其他文類的關系研究,尚未提上日程。"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
【關鍵詞】: 傳記文學 家譜 大學外語 傳記作品 譜牒學 關系研究 年會 族譜 大學英語 北京大學
【分類號】:I106.5
【正文快照】: “傳記作品浩如煙海,而離譜的傳記比比皆是。原因之一,可能由于傳記作者忽略了傳家的基本功———年譜家譜族譜的編撰訓練。譜系之功大矣,尼采、?掠弥灶嵏矀鹘y(tǒng)的史學。梁啟超更是強調:‘年譜之效用,時極宏大!珪r至今日,譜牒學研究,特別是譜牒學與傳記文學其他文類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江寧康;;中國比較文學的一部開創(chuàng)之作——楊正潤的《傳記文學史綱》評述[J];中國比較文學;1996年01期
2 張景超;;傳記文學的“這一個”[J];編輯之友;1981年02期
3 ;朱東潤:“傳記文學第一人”[J];今傳媒;2010年06期
4 陸振岳;;中西融通 勤于拓植——淺述朱東潤先生的傳記文學[J];古典文學知識;2002年04期
5 曉泉;;第十三屆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年會綜述[J];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6 全展;;中華傳記文學(香港)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09年08期
7 李彥東;古代文論研究的創(chuàng)造轉化──讀《中國傳記文學理論研究》[J];中國圖書評論;2001年09期
8 吳曉明;論中國當代傳記文學的創(chuàng)作[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9 陳俊昆;柳宗元傳記文學的特點[J];零陵學院學報;1988年04期
10 駱玉明;;中國傳記文學家朱東潤[J];讀書;1990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維;;家書——傳記寫作的重要素材[A];第十七屆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2 陳蘭村;;對當代傳記文學的回顧[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李政;;赫梯書信與傳記文學——淺析赫梯國王哈吐什里三世致巴比倫國王卡達什曼-恩里爾二世的書信傳記價值[A];第十七屆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4 孫德喜;;書信與傳記文學[A];第十七屆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徐光榮;;遼海講壇第七講 名人傳記的教育功能與啟迪價值[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卷)[C];2008年
6 張積玉;;郭沫若傳記文學研究述評[A];郭沫若史學研討會論文集[C];1986年
7 李健;;中國新時期傳記文學傳主形象的藝術突破[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3)[C];2007年
8 谷輔林;周海波;;郭沫若傳記文學的藝術手法[A];郭沫若研究第一輯[C];1985年
9 徐光榮;;遼海講壇第一講 文學與人生[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卷)[C];2008年
10 章羅生;;紀實文學的門戶清理與分類標準[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9.2)[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世文;傳記的作用應在歷史之上[N];文藝報;2006年
2 田夫;傳記文學:花崗巖上的雕刻[N];文藝報;2006年
3 小囡;傳記文學[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4 小可;長篇傳記文學《文妖與先知——張競生傳》研討會舉行[N];文藝報;2009年
5 聞逸;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換屆[N];文藝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付小悅;傳記文學: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N];光明日報;2005年
7 徐光榮;傳記文學的崛起與勃興[N];遼寧日報;2000年
8 賀敬之;一部有魅力的傳記文學[N];人民日報;2003年
9 李世琦;鳥瞰傳記文學的千山萬壑[N];中華讀書報;2005年
10 劉江 王蓮香 李婉;傳記文學的可信性與可讀性[N];文藝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金正秀;晚清女性傳記與國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2 雷瑩;中國現(xiàn)代作家自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健;中國新時期傳記文學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4 隋曉荻;弗吉尼亞·伍爾夫小說與傳記中的事實與虛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謝志勇;逡巡于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6 魏芳;語言教育規(guī)劃視角中的大學外語教育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張沉香;大學外語教育政策的反思與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杉嬋;朝鮮高麗朝假傳體文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9 張愛華;族譜話語與權力表達[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肖瑋萍;中國近代大學外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研究[D];廈門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飛;論朱東潤的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D];湖南大學;2012年
2 穆慧;新課改高中傳記文學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蔡珊珊;劉紹唐時期臺灣《傳記文學》建構的“大陸映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4 呂東生;論陳廷一的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D];湖南大學;2013年
5 何云云;論石楠的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D];湖南大學;2010年
6 道吉當知;藏族傳記文學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3年
7 陳河清;20世紀三四十年代傳記文學寫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8 王聰聰;傳記的創(chuàng)新——《俗世威爾——莎士比亞新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羅艷華;梁啟超傳記作品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劉月娥;論葉永烈的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D];湖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7336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73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