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看美國黑人文學的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24-03-26 20:32
美國黑人文學是世界文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出現了理查德·賴特、拉爾夫·埃里森和托尼·莫里森三位里程碑式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土生子》、《看不見的人》和《所羅門之歌》。本文旨在通過對三部作品的主題和創(chuàng)作方法兩方面的比較,探討黑人文學的發(fā)展趨勢。全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美國黑人文學發(fā)展的歷史,從早期黑人文學,到哈萊姆文藝復興,再到三位里程碑式的作家。第二、三、四部分,分別對三部作品的主題和創(chuàng)作方法進行分析,并做比較,最終得出結論——美國黑人文學發(fā)展順應的潮流正如托尼·莫里森所說,“先是抗議的狂潮,隨即是較為反省地尋找自我的本質,進而進一步探索文化,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最后是對世界持更加廣博的看法!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引言
第1章 緒論:美國黑人文學發(fā)展史
1.1 早期黑人文學
1.2 哈萊姆文藝復興
1.3 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4 本章小結:黑人文學發(fā)展的潮流
第2章 理查.德萊特和《土生子》
2.1 理查.德萊特
2.2 《土生子》的主題
2.3 《土生子》的創(chuàng)作方法
2.4 本章小結:理查德.萊特的貢獻和局限
第3章 拉爾夫.埃里森和《看不見的人》
3.1 拉爾夫.埃里森
3.2 《看不見的人》的主題
3.3 《看不見的人》的創(chuàng)作方法
3.4 本章小結:拉爾夫.埃里森的貢獻和局限
第4章 托妮.莫里森和《所羅門之歌》
4.1 托妮.莫里森
4.2 《所羅門之歌》的主題
4.3 《所羅門之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
4.4 本章小結:托妮.莫里森的貢獻和局限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獨創(chuàng)性聲明
本文編號:3939643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引言
第1章 緒論:美國黑人文學發(fā)展史
1.1 早期黑人文學
1.2 哈萊姆文藝復興
1.3 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4 本章小結:黑人文學發(fā)展的潮流
第2章 理查.德萊特和《土生子》
2.1 理查.德萊特
2.2 《土生子》的主題
2.3 《土生子》的創(chuàng)作方法
2.4 本章小結:理查德.萊特的貢獻和局限
第3章 拉爾夫.埃里森和《看不見的人》
3.1 拉爾夫.埃里森
3.2 《看不見的人》的主題
3.3 《看不見的人》的創(chuàng)作方法
3.4 本章小結:拉爾夫.埃里森的貢獻和局限
第4章 托妮.莫里森和《所羅門之歌》
4.1 托妮.莫里森
4.2 《所羅門之歌》的主題
4.3 《所羅門之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
4.4 本章小結:托妮.莫里森的貢獻和局限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獨創(chuàng)性聲明
本文編號:39396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93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