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萊塞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與二十世紀上半葉美國的消費文化
發(fā)布時間:2023-02-18 12:57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社會逐漸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變”。在這個社會里,消費行為被強化成一種符號:人們購買商品不僅僅是注重其使用價值,滿足于它的實際使用功能,而更多的是把購買商品當作顯示其身份地位的符號來看待。消費的商品越高檔,花的錢越多,他的社會地位就越高,反之則反。這種消費品不僅指真實的物品,還包括藝術品,甚至女人等這些高檔消費品。因此,消費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顯,炫耀性消費成為社會時尚。 這一時期,西奧多·德萊塞秉承時代風候,由一個出身貧窮的少年成長為“現代小說家巨匠”。由于青少年時代的貧困遭遇,當記者時耳聞目睹的生活現實,大學時接觸到的斯賓塞、達爾文、赫胥黎的著作,使得他不滿于當時美國文壇上所盛行的“豪威爾斯式的溫文爾雅的作風”,真實反映生活的陰暗面,成為“披荊斬棘,努力開拓新文風”的人物。因此他的小說“體現了那個時期全部特有的題材,改變了大多數美國人生活的全部變革的現實。” 但是目前學術界對德萊塞的研究更多局限于他的作品涉及的“美國夢”幻滅主題、自然主義特色以及他創(chuàng)作思想的悲觀主義,而且也多是對其單篇作品的評論。鑒于德萊塞創(chuàng)作的獨特性及目前研究界的研究現狀,我的論文選取...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消費文化的產生
二、消費文化對德萊塞的影響
三、消費文化在德萊塞長篇小說中的體現
(一) 在社會轉型期,勇于做新的消費文化的弄潮兒
1、《嘉麗妹妹》、《珍妮姑娘》——消費享樂思潮影響下的“墮落女人”
2、《金融家》、《巨人》——金融巨人的浪漫冒險
(二) 《“天才”》和《美國的悲劇》——消費文化所造成的藝術天賦的湮滅和人性的喪失
1、《“天才”》:被消費享樂主義所葬送的藝術天才
2、《美國的悲劇》:消費享樂主義所導致的人性的喪失
(三) 《斯多葛》、《堡壘》——試圖重建傳統(tǒng)道德價值體系
四、德萊塞對現代美國消費文化的質疑和困惑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745013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消費文化的產生
二、消費文化對德萊塞的影響
三、消費文化在德萊塞長篇小說中的體現
(一) 在社會轉型期,勇于做新的消費文化的弄潮兒
1、《嘉麗妹妹》、《珍妮姑娘》——消費享樂思潮影響下的“墮落女人”
2、《金融家》、《巨人》——金融巨人的浪漫冒險
(二) 《“天才”》和《美國的悲劇》——消費文化所造成的藝術天賦的湮滅和人性的喪失
1、《“天才”》:被消費享樂主義所葬送的藝術天才
2、《美國的悲劇》:消費享樂主義所導致的人性的喪失
(三) 《斯多葛》、《堡壘》——試圖重建傳統(tǒng)道德價值體系
四、德萊塞對現代美國消費文化的質疑和困惑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7450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74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