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哈金的“極簡”藝術(shù)
發(fā)布時(shí)間:2022-12-11 19:44
<正>哈金是新移民作家中的佼佼者。他運(yùn)用英語進(jìn)行創(chuàng)作,雖在西方世界屢獲殊榮,但在中國卻毀譽(yù)參半。國內(nèi)對其作品,欣賞者稱贊是"迎面而上的寫作",(1)"不耍花招的杰作"。(2)不欣賞者批評為"拿誠實(shí)作交易",(3)是迎合西方的"東方"呈現(xiàn),(4)"簡單直露沒有余味"。(5)這種奇特現(xiàn)象,原因何在?最早有關(guān)哈金的爭議,集中在對作品"東方主義"色彩傾向的批判,該問題已隨研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四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評說哈金[J]. 陳瑞琳. 世界文學(xué)評論(高教版). 2013(02)
[2]極簡主義[J]. 虞建華. 外國文學(xué). 2012(04)
[3]說到偉大小說,我們談些什么?[J]. 哈金,傅小平. 南方文壇. 2012(02)
[4]《南京安魂曲》的克制和樸實(shí)[J]. 張新穎. 南方文壇. 2012(02)
[5]從民族經(jīng)驗(yàn)到國際經(jīng)驗(yàn)——專訪美國國家圖書獎(jiǎng)得主哈金[J]. 河西. 南風(fēng)窗. 2011(19)
[6]尋找東方主義:當(dāng)代中國美華文學(xué)研究的文化癥結(jié)——以哈金研究為例[J]. 羅義華,鄒建軍. 中華文化論壇. 2010(03)
[7]“謎”一樣的哈金[J]. 江迅. 上海采風(fēng). 2010(07)
[8]哈金:中國底片和美國景深[J]. 邱華棟. 南方文壇. 2009(06)
[9]新時(shí)期作家的代際差別與審美選擇[J]. 洪治綱. 中國社會科學(xué). 2008(04)
[10]跨界的文本與批評的對話——從哈金的《等待》談起[J]. 劉增美. 社會科學(xué)家. 2008(06)
博士論文
[1]差異及對立的終結(jié)[D]. 何子章.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 2009
本文編號:3719386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四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評說哈金[J]. 陳瑞琳. 世界文學(xué)評論(高教版). 2013(02)
[2]極簡主義[J]. 虞建華. 外國文學(xué). 2012(04)
[3]說到偉大小說,我們談些什么?[J]. 哈金,傅小平. 南方文壇. 2012(02)
[4]《南京安魂曲》的克制和樸實(shí)[J]. 張新穎. 南方文壇. 2012(02)
[5]從民族經(jīng)驗(yàn)到國際經(jīng)驗(yàn)——專訪美國國家圖書獎(jiǎng)得主哈金[J]. 河西. 南風(fēng)窗. 2011(19)
[6]尋找東方主義:當(dāng)代中國美華文學(xué)研究的文化癥結(jié)——以哈金研究為例[J]. 羅義華,鄒建軍. 中華文化論壇. 2010(03)
[7]“謎”一樣的哈金[J]. 江迅. 上海采風(fēng). 2010(07)
[8]哈金:中國底片和美國景深[J]. 邱華棟. 南方文壇. 2009(06)
[9]新時(shí)期作家的代際差別與審美選擇[J]. 洪治綱. 中國社會科學(xué). 2008(04)
[10]跨界的文本與批評的對話——從哈金的《等待》談起[J]. 劉增美. 社會科學(xué)家. 2008(06)
博士論文
[1]差異及對立的終結(jié)[D]. 何子章.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 2009
本文編號:37193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7193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