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醫(yī)生》與《圣經(jīng)》的互文—對話關系剖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24 03:12
《日瓦戈醫(yī)生》是一部具有啟示錄性質的作品,充滿了一種深刻的宗教精神。帕斯捷爾納克曾宣稱,要使《日瓦戈醫(yī)生》成為表現(xiàn)其“對藝術、對圣經(jīng)、對歷史中的人的生命以及其它等等事物的觀點”的作品。作品中的散文部分和許多詩篇都以《圣經(jīng)·福音書》事件為緣起和主題,《圣經(jīng)》中的關于生存、死亡與復活的原型意象在《日瓦戈醫(yī)生》這部小說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日瓦戈醫(yī)生》中,對死亡的描寫、對生命意義的探求以及對復活的理解構成了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許多研究者都把《日瓦戈醫(yī)生》稱作一部“永生的書”!妒ソ(jīng)》不僅影響了男女主人公人生觀的形成、生活之路的選擇,而且構成了整個作品的一種神秘氛圍。日瓦戈和拉拉的形象都可以在《圣經(jīng)》中找到象征原型,如果說日瓦戈是耶穌式的人物,拉拉則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同時又被升華為圣母馬利亞。日瓦戈與拉拉就像亞當和夏娃在世界創(chuàng)立之初那樣相愛,他們的愛情,剔除了凡俗的成分,具有永恒的人性美,是抗衡俄羅斯大地所發(fā)生的原欲暴力的力量。帕斯捷爾納克把二十世紀的俄羅斯革命風暴比作《圣經(jīng)》中描寫的世界末日,作品具有強烈的末日啟示的性質,“這是一本特殊的創(chuàng)世紀”。為此,剖析《日瓦戈醫(yī)生》與《圣經(jīng)》文本的...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理論前提及其方法論意義
一、巴赫金的文本對話思想
二、朱麗婭·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論
第二章 《日瓦戈醫(yī)生》:二十世紀的啟示錄
一、一部關于“永生”的書
二、生、死、復活的宗教象征意象
第三章 源自《圣經(jīng)》的形象原型
一、日瓦戈:耶穌基督
二、拉拉: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圣母馬利亞
第四章 日瓦戈的詩:福音書主題的深化
一、《哈姆雷特》
二、《懺悔的女人》
三、《客西馬尼園》
結束語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Реферат
致謝
導師及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文性視野下“歷史詩學”的研究對象問題[J]. 馬曉輝,邱運華. 國外文學. 2006(03)
[2]文本對話中的語言信息單位[J]. 彭文釗. 中國俄語教學. 2006(03)
[3]語篇與語篇的“對話”──語篇互文性的理論探討[J]. 徐濤.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6(06)
[4]日瓦戈與圣愚[J]. 王志耕. 外國文學評論. 2006(02)
[5]《日瓦戈醫(yī)生》中的俄羅斯命運[J]. 胡鳳華. 山東外語教學. 2006(01)
[6]歷史的回聲——拜厄特《占有》之多重對話關系[J]. 程倩. 當代外國文學. 2006(01)
[7]帕斯捷爾納克與《日瓦戈醫(yī)生》——一曲現(xiàn)代隱士的命運悲歌[J]. 唐建中.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S1)
[8]拉拉形象探索[J]. 蔣夢瑤. 社會科學家. 2005(S2)
[9]樂章中不和諧的音符——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yī)生》[J]. 張慧誠,曹梅.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5)
[10]《日瓦戈醫(yī)生》精神譜系探源[J]. 黃偉,饒芃子. 江西社會科學. 2005(06)
碩士論文
[1]詩意盎然的敘事性作品[D]. 郭蓓.南京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641859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理論前提及其方法論意義
一、巴赫金的文本對話思想
二、朱麗婭·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論
第二章 《日瓦戈醫(yī)生》:二十世紀的啟示錄
一、一部關于“永生”的書
二、生、死、復活的宗教象征意象
第三章 源自《圣經(jīng)》的形象原型
一、日瓦戈:耶穌基督
二、拉拉: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圣母馬利亞
第四章 日瓦戈的詩:福音書主題的深化
一、《哈姆雷特》
二、《懺悔的女人》
三、《客西馬尼園》
結束語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Реферат
致謝
導師及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文性視野下“歷史詩學”的研究對象問題[J]. 馬曉輝,邱運華. 國外文學. 2006(03)
[2]文本對話中的語言信息單位[J]. 彭文釗. 中國俄語教學. 2006(03)
[3]語篇與語篇的“對話”──語篇互文性的理論探討[J]. 徐濤.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6(06)
[4]日瓦戈與圣愚[J]. 王志耕. 外國文學評論. 2006(02)
[5]《日瓦戈醫(yī)生》中的俄羅斯命運[J]. 胡鳳華. 山東外語教學. 2006(01)
[6]歷史的回聲——拜厄特《占有》之多重對話關系[J]. 程倩. 當代外國文學. 2006(01)
[7]帕斯捷爾納克與《日瓦戈醫(yī)生》——一曲現(xiàn)代隱士的命運悲歌[J]. 唐建中.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S1)
[8]拉拉形象探索[J]. 蔣夢瑤. 社會科學家. 2005(S2)
[9]樂章中不和諧的音符——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yī)生》[J]. 張慧誠,曹梅.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5)
[10]《日瓦戈醫(yī)生》精神譜系探源[J]. 黃偉,饒芃子. 江西社會科學. 2005(06)
碩士論文
[1]詩意盎然的敘事性作品[D]. 郭蓓.南京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6418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64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