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喜福會》中譚恩美的中國情結
發(fā)布時間:2022-01-26 12:41
近二三十年來,華裔作家作為一個群體在美國文壇迅速崛起,其中譚恩美首當其沖。1989年出版的處女作《喜福會》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九個月之久,獲“全美圖書獎”,“全美圖書評論獎”以及“1990年海灣地區(qū)小說評論獎”!断哺分v述的是四個美籍華人家庭兩代八位女性的故事。四個家庭主婦赴美前(1949年前)在中國都有過不幸的遭遇,到美國以后又不適應美國的生存環(huán)境,對美國文化感到一片迷惘。她們用中國傳統(tǒng)思想對出生在美國并且已經(jīng)美國化了的女兒進行灌輸,母女之間的矛盾由此產(chǎn)生。在矛盾的不斷出現(xiàn)與升級中,女兒們開始逐漸意識到中國母親賦予母愛的獨特方式和母親的偉大,并在不斷的了解中認同了自己的母親和母親所代表的中國文化。由于譚恩美的雙重身份,她的作品也因此被讀出了更為復雜的意義。最為典型的是“東方主義”論,認為譚恩美為了迎合西方社會盛行的東方主義心理,通過《喜福會》強化了中國人的刻板形象和主流文化對中國人的臉譜化認識。然而,通過癥候式閱讀文本可以發(fā)現(xiàn),無法改變的華人身份使譚恩美對中國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這種感情使她將寫作作為反抗東方主義的武器。她有意識地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的敘事策略,而且在作品中運用了大量...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The Joy Luck Club
1.1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n Tan's Writing
1.2 Tan's Traditional Chinese Narrative Techniques
1.2.1 Talk Story and Chapter Style
1.2.2 The Structure
Chapter Two The Shift of Mother Image—from the Stereotyped to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ern Skies
2.1 Women in Chinese Patriarchy Society
2.2 Chinese American Stereotypes
2.3 The Nature of the stereotypes
2.4 Writing against the Stereotypes
2.4.1 Breaking Silence
2.4.2 The Food Style
Chapter Three The Image of Americans in the Eyes of Amy Tan
3.1 Rice Husband
3.2 "Savior" Husband
3.3 Racist Mother in Law
Conclusion
Reference Books
Bibliography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東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解讀譚恩美的小說《喜福會》[J]. 苗永敏. 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4(02)
[2]女性“講古”的新體式——論譚恩美四部小說的敘事策略[J]. 譚岸青. 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 2004(01)
[3]跨越此岸與彼岸的人:對華裔美國文學中“家”與身份的思考[J]. 陸薇. 當代外國文學. 2003(03)
[4]邊緣視角下的“他者”意義——譚恩美小說的“母親”形象[J]. 馬愛華. 世界華文文學論壇. 2002(03)
[5]流浪的繆斯——20世紀流亡文學初探[J]. 張德明. 外國文學評論. 2002(02)
[6]解讀《喜福會》中“天鵝”的象征意義[J]. 呂國慶. 綏化師專學報. 2002(01)
[7]中美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對《喜福會》的文化解讀[J]. 程愛民,張瑞華. 國外文學. 2001(03)
[8]從話語的消失看《喜福會》中主體的重建[J]. 陸薇.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0(04)
[9]海外華文文學與文化認同[J]. 費勇. 國外文學. 1997(01)
[10]華裔美國文學一瞥[J]. 倪大昕. 世界文化. 1996(03)
本文編號:3610509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The Joy Luck Club
1.1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n Tan's Writing
1.2 Tan's Traditional Chinese Narrative Techniques
1.2.1 Talk Story and Chapter Style
1.2.2 The Structure
Chapter Two The Shift of Mother Image—from the Stereotyped to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ern Skies
2.1 Women in Chinese Patriarchy Society
2.2 Chinese American Stereotypes
2.3 The Nature of the stereotypes
2.4 Writing against the Stereotypes
2.4.1 Breaking Silence
2.4.2 The Food Style
Chapter Three The Image of Americans in the Eyes of Amy Tan
3.1 Rice Husband
3.2 "Savior" Husband
3.3 Racist Mother in Law
Conclusion
Reference Books
Bibliography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東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解讀譚恩美的小說《喜福會》[J]. 苗永敏. 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4(02)
[2]女性“講古”的新體式——論譚恩美四部小說的敘事策略[J]. 譚岸青. 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 2004(01)
[3]跨越此岸與彼岸的人:對華裔美國文學中“家”與身份的思考[J]. 陸薇. 當代外國文學. 2003(03)
[4]邊緣視角下的“他者”意義——譚恩美小說的“母親”形象[J]. 馬愛華. 世界華文文學論壇. 2002(03)
[5]流浪的繆斯——20世紀流亡文學初探[J]. 張德明. 外國文學評論. 2002(02)
[6]解讀《喜福會》中“天鵝”的象征意義[J]. 呂國慶. 綏化師專學報. 2002(01)
[7]中美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對《喜福會》的文化解讀[J]. 程愛民,張瑞華. 國外文學. 2001(03)
[8]從話語的消失看《喜福會》中主體的重建[J]. 陸薇.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0(04)
[9]海外華文文學與文化認同[J]. 費勇. 國外文學. 1997(01)
[10]華裔美國文學一瞥[J]. 倪大昕. 世界文化. 1996(03)
本文編號:36105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61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