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英國哥特小說傳統(tǒng)
發(fā)布時間:2021-04-24 15:24
J·K·羅琳是在20 世紀末嶄露頭角并迅速崛起的英國女作家,她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從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開始,就在英國及歐美各國甚至世界范圍內(nèi)迅速風靡,不僅吸引了眾多兒童,而且也令無數(shù)成年人廢寢忘食地沉迷其中。為什么這部看似“兒童冒險故事”的系列作品能夠超越年齡和國界、在全球引起這么大的反響呢?其背后一定有著深厚的淵源,必然和英國的文學傳統(tǒng)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學審美習慣有著不可割斷的各種各樣的關(guān)系。本文選取“英國哥特體小說傳統(tǒng)”這一角度,以被譽為哥特小說經(jīng)典之作的《奧多芙的神秘》、《意大利人》、《僧侶》為例,總結(jié)了英國傳統(tǒng)哥特小說在場景、情節(jié)、主題和人物等方面的要素,并由此重新解讀慣常被稱為“兒童小說”的《哈利·波特》,分析它對哥特小說傳統(tǒng)的繼承和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創(chuàng)新,以及其在世紀之交風靡全球的文化意義。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引言
第一章 哈利·波特的世界
一、作者與寫作背景
二、作品內(nèi)容與框架
三、對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
第二章 英國哥特小說傳統(tǒng)
一、“哥特”的概念
二、哥特小說產(chǎn)生于英國的原因和背景
三、哥特小說的地位和影響
四、哥特小說的要素
第三章 哈利·波特的哥特式特征
一、獨特的場景
二、離奇的情節(jié)
三、主題和人物
第四章 哈利·波特熱潮的文化意義
一、新的思維方式:理性的對面
二、新的價值觀:對自然的信仰
三、新的態(tài)度:游戲的精神
參考文獻
后記
論文獨創(chuàng)性聲明
論文使用授權(quán)聲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方文化尋根的“凱爾特復興”[J]. 葉舒憲. 文藝理論與批評. 2003(01)
[2]《哈利·波特》與后現(xiàn)代文化尋根[J]. 葉舒憲.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2(02)
[3]巫術(shù)思維與文學的復生——《哈利·波特》現(xiàn)象的文化闡釋[J]. 葉舒憲. 文藝研究. 2002(03)
[4]“新時代”運動的文學沖擊波——從《塞來斯廷預言》到《哈利·波特》[J]. 葉舒憲. 文藝理論與批評. 2002(02)
[5]英美文學中的哥特傳統(tǒng)[J]. 肖明翰. 外國文學評論. 2001(02)
[6]淺談哥特式小說的發(fā)展及影響[J]. 張愛民. 濟寧師專學報. 2000(04)
[7]簡論哥特小說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J]. 韓加明. 國外文學. 2000(01)
[8]拂拭歷史的塵埃 重現(xiàn)藝術(shù)的光彩——試論哥特式小說的藝術(shù)特點、成就及影響[J]. 劉新明.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1)
本文編號:3157600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引言
第一章 哈利·波特的世界
一、作者與寫作背景
二、作品內(nèi)容與框架
三、對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
第二章 英國哥特小說傳統(tǒng)
一、“哥特”的概念
二、哥特小說產(chǎn)生于英國的原因和背景
三、哥特小說的地位和影響
四、哥特小說的要素
第三章 哈利·波特的哥特式特征
一、獨特的場景
二、離奇的情節(jié)
三、主題和人物
第四章 哈利·波特熱潮的文化意義
一、新的思維方式:理性的對面
二、新的價值觀:對自然的信仰
三、新的態(tài)度:游戲的精神
參考文獻
后記
論文獨創(chuàng)性聲明
論文使用授權(quán)聲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方文化尋根的“凱爾特復興”[J]. 葉舒憲. 文藝理論與批評. 2003(01)
[2]《哈利·波特》與后現(xiàn)代文化尋根[J]. 葉舒憲.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2(02)
[3]巫術(shù)思維與文學的復生——《哈利·波特》現(xiàn)象的文化闡釋[J]. 葉舒憲. 文藝研究. 2002(03)
[4]“新時代”運動的文學沖擊波——從《塞來斯廷預言》到《哈利·波特》[J]. 葉舒憲. 文藝理論與批評. 2002(02)
[5]英美文學中的哥特傳統(tǒng)[J]. 肖明翰. 外國文學評論. 2001(02)
[6]淺談哥特式小說的發(fā)展及影響[J]. 張愛民. 濟寧師專學報. 2000(04)
[7]簡論哥特小說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J]. 韓加明. 國外文學. 2000(01)
[8]拂拭歷史的塵埃 重現(xiàn)藝術(shù)的光彩——試論哥特式小說的藝術(shù)特點、成就及影響[J]. 劉新明.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1)
本文編號:31576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15760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