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自律”論與“他律”論的結(jié)合 ——評迪尼亞諾夫文學史觀與巴赫金文學史觀
發(fā)布時間:2021-04-08 12:11
尤里·迪尼亞諾夫文學史觀和米哈伊爾·巴赫金文學史觀具有十分緊密的關(guān)系。學術(shù)界對迪尼亞諾夫文學史觀與巴赫金文學史觀都有研究,然而大多是分別研究,很少有將二者的文學史觀置于相互關(guān)聯(lián)之中來加以考察;即使是這種分別研究也缺乏系統(tǒng)、全面的清理;诖,本文欲梳理迪尼亞諾夫文學史觀與巴赫金文學史觀的相互聯(lián)系,比較二者在處理“自律”與“他律”關(guān)系時的成敗得失,以期對二者的文學史觀獲得更深刻的把握,并探討它們對我們今天“重寫文學史”的啟示意義。 全文緊扣尋求“自律”論與“他律”論的結(jié)合這條主線,又始終不離迪尼亞諾夫文學史觀與巴赫金文學史觀之關(guān)系的分析。在對迪尼亞諾夫文學史觀的梳理上,重點突出迪氏的“體系”說、“功能”說,他對文學發(fā)展演變的“自律”與“他律”如何結(jié)合之探索:他力圖擺脫早期形式論學派的機械“自律”論所造成的困境,但又并未完全從“自律”與“他律”的二元論中跳脫出來。在對巴赫金文學史觀的考察上,則深入分析他如何將文學研究的對象從俄國形式論學派的“形式”轉(zhuǎn)換成“審美客體”,從而找到文學發(fā)展演變中“自律”與“他律”的結(jié)合點,同時又強調(diào)巴赫金在這樣一個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十分注重“主體”的作用,論證...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迪尼亞諾夫:在“體系”、“功能”中尋求“自律”論與“他律”論的結(jié)合
第一節(jié) 文學史的主人公:從“形式”到“形式”與“功能”
一 關(guān)于“形式”
二 關(guān)于“形式”與“功能”
第二節(jié) 文學演進: 從“新形式的辯證自生”到“積極功能”→“文學功能”→“言語功能”
一 “新形式的辯證自生”
二 “積極功能”→“文學功能”→“言語功能”
第三節(jié) 迪尼亞諾夫的局限
第二章 巴赫金:在“對話”中尋求“自律”論與“他律”論的結(jié)合
第一節(jié) 從“動態(tài)的形式”到“審美客體”
一 “動態(tài)的形式”
二 “審美客體”
第二節(jié) 從體裁史、風格史、流派史到“主體”“對話”史
一 體裁史、風格史、流派史
二 求助于“主體”
三 “主體”“對話”史
第三節(jié) 從文學與生活的類比到文學與生活的“對話”
第三章 “裂縫”的填平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原創(chuàng)性聲明
湖南師范大學學位論文版權(quán)使用授權(quán)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推倒文學的圍墻——論姚斯的接受文學史觀[J]. 張冬梅. 學術(shù)交流. 2005(08)
[2]文學史[J]. 茲·托多羅夫,程曉嵐. 涪陵師專學報. 1999(01)
[3]文學事實[J]. 張冰. 國外文學. 1996(04)
[4]文學史:一個尚未完成的課題─—姚斯的文學史哲學重估[J]. 王麗麗.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1)
[5]當代西方文藝理論走向與文學史觀念的變遷[J]. 陳順馨.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1)
[6]俄國形式主義的文學史觀[J]. 陶東風. 外國文學評論. 1992(03)
本文編號:3125527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迪尼亞諾夫:在“體系”、“功能”中尋求“自律”論與“他律”論的結(jié)合
第一節(jié) 文學史的主人公:從“形式”到“形式”與“功能”
一 關(guān)于“形式”
二 關(guān)于“形式”與“功能”
第二節(jié) 文學演進: 從“新形式的辯證自生”到“積極功能”→“文學功能”→“言語功能”
一 “新形式的辯證自生”
二 “積極功能”→“文學功能”→“言語功能”
第三節(jié) 迪尼亞諾夫的局限
第二章 巴赫金:在“對話”中尋求“自律”論與“他律”論的結(jié)合
第一節(jié) 從“動態(tài)的形式”到“審美客體”
一 “動態(tài)的形式”
二 “審美客體”
第二節(jié) 從體裁史、風格史、流派史到“主體”“對話”史
一 體裁史、風格史、流派史
二 求助于“主體”
三 “主體”“對話”史
第三節(jié) 從文學與生活的類比到文學與生活的“對話”
第三章 “裂縫”的填平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原創(chuàng)性聲明
湖南師范大學學位論文版權(quán)使用授權(quán)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推倒文學的圍墻——論姚斯的接受文學史觀[J]. 張冬梅. 學術(shù)交流. 2005(08)
[2]文學史[J]. 茲·托多羅夫,程曉嵐. 涪陵師專學報. 1999(01)
[3]文學事實[J]. 張冰. 國外文學. 1996(04)
[4]文學史:一個尚未完成的課題─—姚斯的文學史哲學重估[J]. 王麗麗.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1)
[5]當代西方文藝理論走向與文學史觀念的變遷[J]. 陳順馨.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1)
[6]俄國形式主義的文學史觀[J]. 陶東風. 外國文學評論. 1992(03)
本文編號:31255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12552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