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小說主題研究 楊明輝 山西師范大學
發(fā)布時間:2021-03-17 23:11
作為當代比較有代表性的小說家之一,余華憑借著其出色的創(chuàng)作才能而被廣為人知。同時余華作品中對于先鋒精神的探索,更是使得作家在文學界有著廣泛的爭議以及無可替代的地位。對于一般的讀者而言,他們往往沉迷于作家作品中所描繪的震撼人心的殘酷現(xiàn)實以及主人公離奇而又多變的命運。而對于學術(shù)批評界,則將目光更多地放在了作家作品的主題特征、語言風格、創(chuàng)作手法以及不同時期風格的變化上。不管余華在小說創(chuàng)作上采用了何種的形式,也不管小說本身的內(nèi)涵怎樣,他在小說中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都令讀者感到其獨特的風格。1980年起,余華吸收了西方現(xiàn)代主義的精華,撰寫了具有自己先期風格的先鋒小說,主要代表作有《現(xiàn)實一種》、《鮮血梅花》、《一九八六年》。隨后,余華不停地吸收精華、努力學習,自身的寫作風格發(fā)生了變化,這一階段的主要作品有《在細雨中呼喊》、《我沒有自己的名字》、《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中期發(fā)展階段過后,余華又花費了十年的努力,嘔心瀝血,最終完成了《兄弟》等作品。余華的這些著作都廣受讀者的喜歡。時至今日,關于余華小說的研究可謂是汗牛充棟,從題材、主題特征、語言特色等多個角度對余華作品進行了深刻的解讀?梢哉f余華的文學觀念是極為獨特的,在其作品中所描繪的世界往往與現(xiàn)實世界存在著隔閡。余華的作品很多都在描繪著暴力、血腥、死亡和性。將這些作品與其他作品進行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余華的作品獨具特色,更加具有尖銳性和殘酷性。我們可以通過對作品進行研究,深入到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到作者寫作時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研究得出的結(jié)果被分類成各種各樣的文化主題,比如說死亡、暴力、存在、善惡等等。對余華小說的主題進行多角度的解讀,已經(jīng)成為余華小說研究的主要標志。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余華作品的豐富性、復雜性以及思想的深刻性。通過對余華作品研究現(xiàn)狀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研究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因此本文打算從較高層次的哲學以及倫理角度出發(fā),對余華小說的主題進行整體全面的歸納與分析。筆者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余華小說的主題主要可以分為:血腥與暴力、生存與死亡、苦難與真實、善良與罪惡四大部分。這四大主題可以說是貫穿了余華一生的創(chuàng)作,也從深層次反映出作家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自身世界觀價值觀的自我審視。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師范大學山西省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頁數(shù)】:55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余華創(chuàng)作概述
1.2 余華研究現(xiàn)狀
2 余華小說的主題
2.1 血腥與暴力
2.2 生存與死亡
2.3 苦難與真實
2.4 善良與罪惡
3 余華小說主題形成的原因探析
3.1 作家的童年記憶
3.2 作家和現(xiàn)實的緊張關系
3.3 80 年代特殊的文化狀況
4 余華小說主題內(nèi)涵的價值
4.1 對人的質(zhì)疑
4.2 對存在的追尋與思索
4.3 對命運的抗爭
5 余華小說主題研究綜述
5.1 余華小說的先鋒特點
5.2 余華小說風格演變過程
5.3 余華小說比較研究
5.4 總結(jié)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余華小說研究述評[J]. 瞿華兵. 現(xiàn)代語文. 2006(03)
[2]當代文學苦難敘事的若干歷史局限[J]. 斯炎偉. 浙江社會科學. 2005(06)
[3]《許三觀賣血記》重復敘事的意蘊[J]. 王光華.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4]余華與先鋒小說的變化[J]. 李平. 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 2004(05)
[5]余華:在細雨中無聲的呼喊[J]. 李平.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 2004(01)
[6]有意味的敘事——論余華小說敘事方式[J]. 陳永春. 語文學刊. 2003(06)
[7]作家自述:文學前的原生態(tài)[J]. 余華. 時代潮. 2002(22)
[8]文學的減法——論余華[J]. 張清華. 南方文壇. 2002(04)
[9]余華:短暫而安祥地敘述[J]. 何瀅.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2)
[10]暗夜里的蹈冰者──余華小說的女性形象解讀[J]. 林華瑜. 中國文學研究. 2001(04)
博士論文
[1]先鋒與曖昧[D]. 劉桂茹.福建師范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論余華小說的成長敘事[D]. 李春霞.廣西師范大學 2013
[2]余華小說主題研究[D]. 孫亞梅.廣西師范學院 2012
[3]論余華小說的審丑現(xiàn)象[D]. 夏建華.南昌大學 2010
[4]余華小說的接受觀察[D]. 李培生.新疆師范大學 2010
[5]論余華小說的邊緣人物的“狂”[D]. 彭文霞.廣西師范大學 2010
[6]論余華小說的寓言性[D]. 金英.延邊大學 2010
[7]余華小說暴力敘述的嬗變[D]. 張余雷.東北師范大學 2010
[8]論余華的長篇小說[D]. 侯玲寬.蘭州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878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08788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