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紐約下的朝圣—對《純真年代》中兩類女性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7-22 21:13
【摘要】: 美國現(xiàn)代女作家伊迪絲·華頓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鮮明的背景,幽默的諷刺,犀利的筆鋒以及深刻的含義而聞名于世。她擅長刻畫社會對個人性格和命運的影響以及老紐約上流社會里各個不同人物的口常生活和他們所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同時,作為一個女作家,伊迪絲·華頓對女性的命運和地位也有著深入的了解。為她贏得普利策獎的小說《純真年代》就是一部刻畫個人與社會之間矛盾以及男權(quán)社會里婦女的從屬地位和悲慘命運的經(jīng)典之作。 本文主要從女性主義視角對小說《純真年代》進行分析,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本文女性主義理論的重要來源作品。女性主義的一般觀點是:人類社會是由一個男性主宰的社會,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都遭受男性的壓制。因此有了“父權(quán)制”這一術(shù)語。女性主義認為,性政治在這個有男女兩性構(gòu)成的社會中已經(jīng)形成了習慣規(guī)則和歷史問題。女人可能在生理上處于弱者的狀態(tài),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她們在心里上和文化上也處于弱勢。在男人看來,女人是附屬品,和自然物一樣客觀,她們的存在就是為了滿足男人的需要,因此對男人來說是“他者”。波伏娃認為女性是社會的產(chǎn)物,因此并不是天生卑微的。她還認為女性總是被男性定義為他者。在她的真實自我和社會對她所期望的他者角色之間,總是有一定的沖突。因此整篇論文探究了伊迪絲·華頓對十九世紀末期上流社會的抨擊以及對男權(quán)社會中女性命運的關(guān)注,同時通過對文中兩位性格對比鮮明女主角對理想的愛情生活及個人自由追求的心路歷程,以及伊迪絲·華頓在描寫人物和敘述故事時的矛盾心理的分析,充分展示男權(quán)社會中女性由于被置于“他者”地位所經(jīng)歷的生活的壓抑與困境,并指出導(dǎo)致女性悲慘命運的根源是男權(quán)社會。 本文由五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緒論概述了本文的寫作目的、作者個性及經(jīng)歷對其文學生涯的影響。第二部分概述了當前女性主義研究現(xiàn)狀以及本文的理論依據(jù)和批評模式。第三部分分析了文中兩位女主人公起點相異結(jié)局相同即均被挫敗的追尋理想之愛及個人自由的心路歷程,闡明了在男權(quán)社會中,純潔的戴安娜與野性的阿芙洛蒂特均屬于“他者”。她們從男權(quán)的神話中被喚醒,只是作為一個遵從的附庸而并非是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個體。第四部分更進一步描述兩位女主人公在“老紐約”中的經(jīng)歷和遭遇,從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時期婦女對自我解放、自立自強的要求和斗爭。不可否認這些“老紐約”中的女性們受各自生活的時代、環(huán)境所制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鑒于有限的文章篇幅和自己能力的不足,我在論文最后則提出了一些有關(guān)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I712.074
本文編號:2766356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謝榮貴;;美國“金字塔”里的女性悲劇——評伊迪絲·華頓的小說《純真年代》[J];外國語言文學;2006年03期
2 楊金才,王麗明;老紐約社會的婚姻——論伊迪絲·華頓的紐約小說創(chuàng)作[J];婦女研究論叢;2004年05期
3 劉釗;女性意識與女性文學批評[J];婦女研究論叢;2004年06期
4 仲敏義;;現(xiàn)實囚籠中的精神自由——從《純真年代》的人物塑造看伊迪絲·華頓的女性意識[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5 李永花,王蘋;王安憶女性意識的張揚與女性主義批評[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6 潘建;美國作家伊迪絲·華頓研究述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01期
7 金文野;女性主義文學論略[J];文藝評論;2000年05期
本文編號:27663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766356.html